欢迎来到天台人才网!
因地制宜设课堂 不拘一格大讨论
2009-04-24 17:27:01 阅读量:454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如何在学习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如何在大讨论活动中让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白鹤镇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在庭院里、种养殖基地设课堂,讲“产业经”、“发展经”、 “和谐经”。
      该镇党委委员叶伟志说:“我们因地制宜开展大讨论,受到了党员干部群众欢迎。”
 
店铺里热议“袜业经”
 
     “今天,葡萄牙一位客商到白鹤,订了100多万双散装袜,我刚和他签了合同。”
    “是啊,俄罗斯客商也到我店里订了50万双袜。”
     4月9日,白鹤镇袜业城陈永兴的店铺里围坐了一圈人,都是袜业城里的经营户,话题自然一下就引到袜业上来。
     白鹤镇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兴袜业。发展至今,加工经营袜业年产值达4亿多元,成为该镇一大主产业。位于104国道边,上三高速天台第一出口的袜业城,住户村民都是来自左溪、麻车、杜家庄、岭根和菖蒲坑等村从事袜业加工经营的经纪人。他们抱团发展,形成了家家户户做袜的产业村。其中,卢作社等10多户村民,原先不做袜,但在大家的影响带动下,也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有了不菲收入。全镇1000多户袜业经纪人走南闯北,带动周边村4000多户农户从事袜业,户人均年收入达15000多元。一位80多岁的农村老伯在袜业城帮助清点袜子,每天收入也有30多元。
    “我说袜业城科学发展,就是要上规模,提升品质。发挥袜业经纪人资源,再扩展100多间店铺,做大外销内销。”
     村委会主任陈永兴刚提出话题。陈逢清、楼建华等争相发言:“是啊,你带一户,我带一户,场面就大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展开讨论。坐在边上的陈美桂,急着说出心思:“袜业城要增添文化设施等,在提升产业的同时也要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啊!”
     科学发展白鹤袜业,大家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山岗茶园的“产业经”
 
    “我们赶快过去听听万年山茶叶协会会长潘善塘的讲课。”
     4月9日上午,随着万马渡村党支部书记陈长贵的喊声,正在万年山茶园中采茶的十几名茶农纷纷向潘善塘所在的茶园靠拢。
    “今天,主要讲在采摘过程中防止鲜叶变质应注意的几点问题。第一是采摘时要使芽叶完整,在手中不可紧捏,放置茶篮中不可紧压,以免芽叶破碎、叶温增高。”站在茶园,潘善塘一边向茶农们讲解,一边走到 茶农旁边就个别茶农当时存在的问题现场纠正。整堂课既实用又生动。茶农们也听得津津有味。“潘会长可是我们万年山的茶叶专家啊。今天,能在茶园中花上十几分钟听他现场讲课,现听现学,效果好。”茶农陈美香开心地说道。 据了解,白鹤万年山万马渡村现有茶园900多亩。近日,村两委为进一步促进当地茶农增收,多次聘请有关技术人员到山岗茶园现场指导。
 
路灯底下的“发展经”
 
      月亮刚刚爬上柳梢头,何方赵村吃过晚饭后的村民们就不约而同地来到村操场上。中老年人熟练地练起了健身器材,小孩子们三五成群地玩着游戏,一幅其乐融融的和谐画面。
      村党支部书记褚清国在城里办完村庄规划申报后,匆匆扒了几口饭,约上几位村干部也赶到了这个村内人气最旺的地方。他急着把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进展情况跟乡亲们通个气。
      倾刻间大家就围了过来,就着路灯下的石板凳坐了下来。
      褚清国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村庄规划的办理情况,他说:“我们村虽说是新农村,但实际上是有新屋没新村,现在这个规划档次比较高,考虑到了子孙后代的生活、发展,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意见请提出来,我们可以继续修改、采纳。”
      话头一开,村民发言就积极起来了。在牵涉到土地征用、住房建设等问题上,大家讨论激烈。以前开会讨论问题,都在办公室里,说起今晚路灯下的讨论会,村民赵一勤显得特别带劲,他说:“讨论前我一点都没准备,刚开始我还有点想不明白。现在感到这个灯下漫谈,干部和村民间没了距离,气氛很好,大家都愿意说出心里话。”
 
     万年山茶叶协会会长潘善塘为村民讲解茶叶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