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台人才网!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2009-04-07 09:40:24 阅读量:358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戴月华  陈娴

       一个团结的集体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因为集体拥有个人无法比拟的无穷智慧。平桥镇沸头村正是靠着全体村民团结一致的强大凝聚力,在村两委的齐心协力下,将该村新农村建设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沸头村,感受他们无穷的魅力——     沸头村位于平桥镇,是一个四面环山、环境优美的小村庄。占地不大,人口不多,走进沸头村的第一感觉便是小。该村居住人口145户,450人,村中没有任何集体经济。可以说,沸头村和其他小山村一样,普通而且不起眼。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使沸头村如此有魅力呢?心,是全村上下团结一致爱家乡的心,赋予了它特殊的魅力。


   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上下掀起改革开放的大潮,无数敢闯敢拼的时代弄潮儿走出家门,在更广阔的空间追寻自己的发展舞台。勤劳敢拼的沸头人亦不例外,他们不甘一生生活在贫穷的小山村,他们把握时代脉搏,乘着改革春风,秉承天台人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传统,奔向全国各地,开始他们不同的人生旅程。做家具、搞通讯、开店、打工……沸头人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一大群人开始富裕起来。然而,落叶终须归根,心灵的家乡才是真正的家乡。听到家乡的召唤,在外创业的沸头人总是热情踊跃,毫不吝啬的。在他们心中,家乡的事情永远是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事,因为那里是生养他们的故土。


   沸头村是我县“空心村”改造试点村之一。由于沸头村几乎所有中青年劳动力都在外经商,一年到头除了清明、春节等节日回家几天,基本都在外地,村里居住的大多为老人小孩。在外创业致富的人为图方便一般都在外地买房,加之该村的房子基本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在如今已经显得破旧而且落后。正值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热火朝天展开,沸头村两委也有了建设沸头村的念头和想法,开始着手本村的新农村建设。


   沸头村的新农村建设处处体现着村干部的团结和务实。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作为村级班子其实就像一个家庭,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就像家庭中的夫妻,合则兴村、斗则害村。在整个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无不体现着他们的精诚合作和合理分工。无论是旧村改造还是“空心村”改造,村两委都齐心协力、共同探讨。在拆旧建新中,遇到问题拆迁户,大家就开会讨论,轮流上门做思想工作。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为后盾,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来源的沸头村拿什么来建设呢?村两委想到的是集资。为筹集建设资金,他们亲自出马、带头出资。为了搞好本村的建设,他们不顾自己事业忙碌,总在第一时间赶回村里。就像村委会主任洪小洗说的:“再忙再累,村里的事情总是第一位。只有把村里建设好了,才能更好吸引那些在外创业的人们回到家乡,更好地将沸头、将天台的建设事业搞好、搞大。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想法。”


       沸头村的新农村建设同样离不开和谐的干群关系和全村村民那爱家乡的深情。拆旧建新工作之所以能顺利完成,虽然村干部耐心地做思想工作不能缺少,但村民的良好素质、积极配合的态度也是关键所在。尤其在整个集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沸头人的独特魅力。洪小洗清晰地记着2002年的那个晚上,为实现村内道路硬化去上海集资。当他提出希望将村里的道路硬化的时候,大家二话不说纷纷解囊,你5万元我10万元,当夜就集得资金49万元。在建设家乡这件事上,沸头村人总是显得格外积极和热心,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村里有需要,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倾力相助。不为别的,只为大家同是沸头人,都有颗建设家乡、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


   目前,该村将已筹得的300多万元资金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通过实施村庄环境整治,累计拆除旧房58户,村庄道路硬化和亮化率、自来水入户率、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均达100%。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崭新的村两委办公室16间,拥有乒乓球、排球等多项娱乐活动的村民活动中心,以及方便村民欣赏戏剧表演的戏台,不仅增强了村文化氛围,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程度,而且极大丰富了村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投资20多万元,建造生态公厕3座。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彻底改变了沸头村“雨天一腿泥,晴天一身灰,宅旁臭水沟,垃圾满地堆”的村庄旧容旧貌,极大优化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


    下一步,沸头村将对该村中心老房进行拆除,通过村民自己出钱,村内集体建设、统一样式的方法,建设32套别墅。同时,计划将村前3亩土地,开发成一个集村民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园,进一步改善村内环境,为把沸头村建设成为一个小康新农村而努力。


     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用来形容沸头村的新农村建设真是再恰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