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白鹭的故事
2009-03-23 08:25:55
阅读量:668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遥想诗圣杜甫晚年,闲坐在草堂里,透过窗门欣赏外界的景物,写下流传千古的绝句。如今,当这一行行白鹭穿越时空,栖居在我们美丽的天台时,我县退休教师陈舟宝,背起沉重的摄影器材,跋山涉水,追光逐影,拍摄到一幅幅姿态万千的白鹭图片被传为佳话。
觅“芳踪”
说起白鹭,陈老师兴趣盎然。他说,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着“大气监测鸟”、“环保鸟”等美誉。白鹭越来越多,说明我们天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最初发现我县有白鹭,是在2002年。当时,陈老师听说街头镇一带有白鹭出现,就兴致勃勃地前去寻找。因为那时白鹭并不多,陈老师连续两三次街头行,还是无缘觅到白鹭的芳踪。据当地老百姓介绍,白鹭一般在11月份飞走,转年夏天飞回来。2003年4月,陈老师开始了又一轮寻找,终于在6月初发现了数量不多的白鹭。因为白鹭是动态的,要捕捉这稍纵即逝的瞬间难度很高,再加上当时是用胶卷拍摄的,一卷胶卷冲洗得花好几十元。白鹭少,拍摄成本高,再加上器材受限制,当时拍摄到的白鹭照片并不理想。
2004年,白鹭渐渐多起来了,可因为对白鹭的生活习性不甚了解,所以还是没拍到满意的照片。但陈老师并没有气馁过。2005年,陈老师听说宁波那边有一个很适合拍摄白鹭的场景,就与摄影朋友一起专程赶到宁波去。当时,陈老师的摄影器材已经提升到数码与胶片混合使用,但当时数码相机的存贮卡贵,还是不能随心所欲地拍摄。渐渐地,存贮卡便宜起来了,摄影器材更新了,白鹭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万事俱备,2007年,陈老师终于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吃苦头
为了拍摄到优美的白鹭照片,陈老师可谓吃尽了苦头。因为白鹭胆小又机敏,为了不惊动它们,必须得起大早找地方隐蔽起来。或者,得一动不动地伫立在那里,让白鹭以为你是一根木头。
陈老师说,拍摄最理想的是与白鹭保持至少一个汽手枪射程的距离(也即三十米左右)。为了找一个合适的拍摄点,皮肤和衣服经常被荆棘勾破,鞋子裹满泥巴对于陈老师来说是常事。有一次在宁波拍摄,起大早和朋友开摩托车出去。因为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段,陈老师被交会车辆的刺眼灯光照花了眼,不小心掉入一个坑里。惊恐万分的他从地上爬起来,发现手脚都还灵活,同伴和摩托车也没摔伤,就顾不上皮外伤,马上驱车前往拍摄地点。有时候为了拍摄,登高时热出一身汗,被冷风一吹又冻得直哆嗦。但即便困难最大,陈老师也没有放弃过追求。
所幸我县的白鹭越来越多,104国道复线的拦水坝,就是一个理想的拍摄场景。人躲在坝后或坐在坝上,均可以拍摄到白鹭蹁跹的舞姿。还有在始丰六桥下游溪面,陈老师钻进大坝上面未用的水管里,那水管高约80公分,刚好能坐直。还有溪边的树林,也是陈老师隐蔽的藏身地点。最辛苦的要数躲在下水道里拍摄,因为气味很难闻,但为了拍摄到满意的照片,陈老师往往一呆就是半天一天。
除了找准拍摄地点,更得把握时机。陈老师说,一般发大水后,鱼会兜水,白鹭活动就频繁。所以,2007年发大水以后,陈老师把握住机会,捕捉到许多精彩的瞬间。谈到这一点,陈老师补充说,拍照片还得讲安全,拿命去换是换不回好照片的,所以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谈收获
陈老师说,摄影作为一门艺术,与画画刚好相反。摄影入门快,真正要拍好不容易。画画要画得像,画得逼真。而照相机镜头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拍得像不稀罕,得拍出不同的角度,拍到别人没有的构图,要做到眼敏手快,心中有画。
有了一定的经验,陈老师要求自己拍近不拍远,拍摄白鹭的特写镜头;拍动不拍静,拍摄白鹭的曼妙舞姿。
白鹭大多生活在水边,所以,控制暴光量就十分重要。这也是拍照片的难点。同时要掌握不同的视角,拍摄到别人所没有的东西。除了这些,还得讲究构图,讲究光影效果。另外,后期制作也很重要,可以将背景适当调暗一点。往往是,上午拍照片,中午回家下载到电脑里,下午出去再拍摄。不知不觉中,陈老师已经拍摄了几万张白鹭的图片。
2007年对于陈老师来说也是大丰收的一年,他的摄影作品荣获了3个一等奖,另加一些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光是奖金和稿费就得了八九千元。然而,这些奖金对于陈老师在摄影器材上的投入来说,还远远不够。
这些年来,陈老师在生活上要求很低,他说,现在日子好过,无论怎样都比过去吃糠咽菜强。而对于摄影器材,却很舍得投入。光是相机,就买了7台,还不包括镜头等各种配置。其中最贵的一台相机,单价在3万元左右。可以说,陈老师将自己的所有退休工资和积蓄,全用在摄影爱好上了。他的小女儿说:“这几年我老爸在摄影方面的投入费用加起来,可以买一辆档次不低的小轿车。”当然,除了经济上的投入,陈老师倾注更多的是满腔的热情和精力。
展图片
2008年,陈老师遭遇一次车祸。在家养病期间,他开始整理自己的图片,最终挑选了200多张白鹭图片找行家看,大家均认为拍摄得很不错。就这样,陈老师产生了举办一场影展的念头。
举办一场影展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和费用,在多方争取和有关领导的帮助下,最终,陈老师的65张照片,于牛年春节前在孔庙展出了。陈老师将这些精心挑选的照片分成“鹭情绵绵、浪中捕食、水空搏击、翱翔蓝天、曼妙舞姿、和谐共处”六个部分,极大地丰富了我县群众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
许多观看了影展的观众,不仅对陈老师所拍摄的白鹭优美姿态表示赞赏,更为陈老师不辞劳苦的执着追求所钦佩。除了我县的摄影爱好者外,我县擅长书法的潘善欣老师,上午观看了影展,下午就带学生来参观,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许多退休老师,自己看了还不够,还带亲戚朋友一起来看。陈老师的妹妹,最初对哥哥的摄影展没当一回事,抱着为哥哥捧捧场的心态前来,看了这些照片之后,从心底里发出赞叹:“大哥,你拍得真漂亮!”陈老师原先的一位老同事,参观之后,要拜陈老师为师……
尽管退休多年,但陈老师还一直没忘记自己的教师身份,前几天回平桥镇中学搞了一次影展。陈老师更希望能在各中小学校搞一次巡回展出,让更多的学生欣赏到白鹭的优美舞姿,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