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家塘村转了一圈,记者感受最深的是整洁的环境。
走在村道上,看到几位村民在打扫卫生,村委会主任罗正东指着在打扫卫生的村民说:“现在,村里安排2个专职人员专门负责公共厕所以及道路清扫工作,还有5人参与5个卫生包干区的清扫工作。”在村道旁边的墙角边,记者看到几块黄色的告知牌,上面写着卫生包干区和负责人,负责人每天都对自己的责任包干区进行清扫。除了村道清扫外,各家的门前屋后都由各家自己负责打扫,实行“卫生三包”。另外,村里党员(干部)、老人协会组织人员每星期开展清扫、学习、文艺等活动。走进村里的公共厕所,看到有人在冲水,里面没有垃圾和乱丢的废纸,也没有臭味。虽然使用了好些时间,但看上去像刚刚竣工一样。
村委会主任罗正东说,村里能有这样整洁的环境,关键是有制度,并有专门人员落实。同时村里还不定期组织村干部到各个责任区检查卫生。
除了整洁的环境外,该村道路硬化实现100%,车能开到任何一个庭院。这得益于该村大力开展以村庄整治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该村先后共投入资金153万元,硬化村内道路3.8公里;安装路灯55盏,亮化率达100%;完成村内绿化2300平方米,绿化率30%;建成公共厕所4座,清除露天粪坑550余口,卫生改厕率100%;建设垃圾分捡场1座,添置垃圾桶60只,落实保洁人员2人,垃圾处理有效运转;铺设排污管网5800余米,建造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池4只,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实施人畜分离、建造15亩生态养殖小区,建有活动室、篮球场等健身场地,村级组织健全率达100%。
2008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10060元,这得益于该村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500亩无公害蜜梨基地,300亩茶叶良种苗圃基地,并建立了8000羽的绿色放养鸡基地。同时,该村还采取“远教专家面对面”等形式,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2008年培训365人次。
此外,该村还大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团结协作,运用“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解决各类村内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