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是天台的道地药材
天台白术历史悠久。《天台山志》卷廿三第十五页药属项记载:“昔刘阮因采药误入桃源洞,则台山产药其来旧矣。然所产药品实不止,今取其及耳目者列之,亦居山者养生之一助也。”目下列“天台山之何首乌、乌药、茯苓、白术……等”。另据宋《嘉定赤城志》:“术,白者,叶大有毛,甘而少膏,赤者反是。贯休诗黑壤生红术,指天台山也。”贯休系唐末诗人兼画家。据此天台白术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唐代,距今有1100多年。
天台白术不但栽培历史悠久,而且质量上乘。天台农民流传着“北参南术”之说,把白术与北国的人参相提并论,足见其作用甚大。从现代医学分析,白术的药用成分主要是挥发油,挥发油含量高低直接影响中药药效的发挥,从而影响医疗效果。2004年浙江林学院白术良种选育课题组对全国8个省20多个白术主产县的白术挥发油含量测定,天台白术平均含量为.4ml/100g,列居首位。
中药材讲究道地性,同一种药材是否道地药材,关键看药效,即“功同而效异”也。我国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因而天然中药材的产量与质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自唐宋以来,人们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所谓“道地药材”是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因其品质优良,生长环境适宜,栽培及加工合理,生产相对集中而产量较大,其质量优于其他产地药材的药材。道地药材不仅是药材生产的地理概念,还是一个质量概念、经济概念和文化概念,它是中药材的精品,具有原产的、真实的、质优的、标准的含义,是对药材质量的褒奖和推崇。因此,白术为天台的道地药材是毋庸置疑的。
白术产销状况
天台的白术生产应该是在明代就有,但具体从哪年开始也无从查起。白术生产,解放以来,曾出现几次起伏,产量高低不等。据原县医药公司(收购中药材)收购统计,白术收购量最多的是1966年,收干品63.35万公斤,相当于当年全国白术年销量的1/10,可见天台白术在全国中的位置。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前,是计划经济,白术的生产,收购、调拨都由省医药公司统一下达,商品术,除一小部分留给自用外,绝大部分外调省内外。生产责任制后,白术生产是农民自主生产、自主经营,以磐安药材市场为依托,白术以鲜品或烘成干品出售给本地或外地药材商贩,价格随行就市。
据2008年白术专题普查,天台的白术生产遍及全县11个乡镇,但主要种植区域还是分布在西北一线的山区(天台山脉)。石梁、三州、白鹤都已形成了千亩以上的白术生产基地,最大的石梁镇生产基地达到2580亩。2007年由于白术价格上涨,出现了许多万元户,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经。2008年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商品术7000多亩,产干术158万公斤,但由于价格一路下滑,一些术农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连成本都收不回,现在还有大量白术囤积,望术兴叹,等待价格回升。
白术产品开发任重而道远
白术是中药材,难免会“多了是草,少了是宝”,价格成倍增成倍降的现象时有发生,术农难以把握,也势必影响白术生产发展,影响整个中药材产业。综观国内白术生产和白术的药用价值,本人认为,要使天台白术能稳定发展,真正走向全国,一定要做好白术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要充分发挥优势,建好基地,做好“道地药材”文章,其产品开发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做好白术种子种苗的开发
药材种子种苗是决定中药材质量的内在因素,是发展优质中药材生产的前提。正如中国中药协会会长张洪魁指出:“没有优质种子,哪来优质药材。药材种子种苗是药材生产的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它涉及到药材是不是能够提高单产,高产、丰收,最终涉及到药材的质量优势,涉及到农民的利益。”
无论从历史看,还是从现在看,天台白术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品质优、商品率高,特别是天台的术苗,更有其独特的种质优势。据浙江林学院主持的白术良种选育(全国产地试验)课题的试验结果,浙江天台的白术产量居首位,显著或极显著优于其中的26个产地,更可贵的是挥发油含量两次检测平均1.4%(药典规定1.0%),鸡腿形根茎比例达60%,均高于其他产地,定为“浙术1号”品种,并通过省科技厅鉴定。这与天台白术采药历史逾千年,栽培历史数百年,更因品质优良,几百年来一直为本省的新昌、磐安和湖南、四川等省内外提供种苗的事实相符合。省中药材协会曾调查,天台术苗2003、2004年每千克为9—11元和6.5—7元,而新昌本地只有7—9元和4—5元,天台术苗比新昌本地术苗价格高22.2—28.6%和40—62.5%。新昌术农宁可不要价低的当地术苗,而要到我县引种价高的术苗,这也充分说明我县的白术种苗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4年间白术种苗面积占白术总面积在20.9%—24.0%,而白术种苗亩产值要比商品白术高970—1622元,可见其效益之高。但是,白术是由野生演变而来,它的内部(群内)还比较混杂,还需要进行隔离选择,提纯复壮,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品种。现在我们已开展白术阔叶型品种的选育和相关技术试验研究,计划通过三年时间白术品种通过省级品种认定。
我们坚信,天台白术产地品种认定后,通过多区域试验和品牌开发宣传,打响天台白术品种牌子,必将赢得更大的省内外市场。建成省内最大的白术种子种苗商品生产基地,为省内外提供优质良种术籽术苗,以维护浙江白术道地药材的优质品牌,同时也必将产生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是做好白术健药产品开发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身体素质却不尽人意,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有必要用药食兼用的东西,增强体质,白术就是一种“补益药”。十方九术”也正是说明了白术在中药配伍中的重要性,多效性。古代就有“四君子汤”、“白术附子汤”、“参苓白术散”、“枳术散”“苓桂术甘汤”等名方,为白术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利用天台旅游业的发展,开发具有天台特色的保健食品。在原有特色食品中添加适量的白术,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糕点,如糯米粉白术糕,玉米粉白术糕,白术饼等等。
开发一些保健茶、酒。白术与其他中药配成保健饮料、冲剂、袋泡茶、酒等,如参术健脾茶(白术、党参、麦芽、陈皮),能起到补气和中、健脾养胃的作用;术苓菊花酒(白术、茯苓、菊花浸泡白酒),能起到清热益气、燥湿利水的作用。
加工制成白术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五味子胶囊等一样,白术也有许多名方,可根据名方,制成各种“药”字的中成药。清·高鼓峰《四明新法》二十五方主症中有十一方含白术的方剂,也都是名方,如逍遥散、滋肾生肝饮、补中益气汤等,可选其中的几个方剂,重点进行开发。
本文是个人的粗浅看法,起抛砖引玉作用,如有不妥,请各专家,特别是中医药方面的专家批评指正。愿有志于白术种子种苗开发和白术健药产品开发的各界人士,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为弘扬天台道地药材文化、促进天台经济发展作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