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360行,我们采访了一位石雕师傅,讲述了一些现代石雕。我们通常把打凿石头的人称为石匠,准确地说,我们这位石雕师傅是从做石匠老司开始的。
![]() |
师傅名叫陈达宝,从十二三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做石匠,经常和石板打交道,造房子的门窗、地门槛,建厕所的大粪池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都被时代所淘汰。石匠老司面临新的挑战,从小喜欢美术的陈师傅进一步深造,改做石雕。到如今已与“石头”打交道40多年。因此,陈师傅一路走来,也反映出时代变化发展以及进步的历史过程。
和“石头”打交道了40多年的陈师傅,现在厂里产品丰富,涉及一些园林、寺院、旅游景点的雕塑。产品销及杭州、宁波、三门、横店甚至黑龙江等地。
![]() |
在制作现场,记者看到了30多只石狮子的半成品,挤挤挨挨,甚是热闹。石狮子被奉为“中国人的守护神”。石头本来是冰冷没有感情的,可用石头雕刻的狮子却一直传承着吉祥如意、平安祥和的寓意。民间石狮的形态和传说可以说是无穷无尽,却都和吉祥、喜庆紧紧相连。对于石狮子嘴里圆圆的石珠,记者很是好奇,这石珠,师傅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 |
原来狮子嘴里的石珠是采用中国传统的雕刻技术——镂空雕制做出来的。雕刻师傅在将石狮外形雕刻好后,在狮子的嘴部往里掏空,留剩一球状,有一些部分与口部侧壁相连。里大口小,便于打造。待大致做好后,把相连的部分除去,进行最终的修改。当圆球形状出来后还有些未圆润的地方,师傅就会用一张小铁皮片卡住石球用作固定,然后再慢慢精雕细凿。这种雕刻方法需要雕刻师傅长时间的工作,也是对水平的一种考验。听了陈师傅的解说,我啧啧称奇。原来神奇无比的迷惑竟然被说得如此普通。看来记者是少见多怪了,呵呵。不过,要做两只上等的2米左右高的石狮子,还是比较麻烦的,需要2个月时间哦。
![]() |
那么,在陈师傅从事的石雕行业中,哪些是最繁杂、最畅销的呢?陈师傅说,目前石地板、石栏杆、石龙柱等生意都不错,比较繁杂的应该是牌坊了,牌坊石柱上雕的蟠龙和拱斗都花时间,先粗雕,再精雕。一处牌坊完工,要经过尺寸、选材、制作雕刻、基础放样、安装等多道工序,到完工需要上千工口。
环顾厂里四周,许多工人正在忙碌着,他们各司其职,井井有条。现在石雕,基本上都是流水线生产,绘画、造型、初雕、细雕、面雕都有不同的老司来完成。
提起以前的“石头”生活,陈师傅也算是子承父业。陈师傅的父亲原来是“放岩”的,后来做“石板”。那时候做的东西非常简单,就是一般家庭中的“地门槛”、“大粪池”,现在这些东西我们都很难看到了,但在那个时期在农村这些东西随处可见。陈师傅十一二岁读小学的时候,节假日时他就帮父亲干活,初中毕业后,很自然他就开始吃这行的饭了。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地门槛”“大粪池”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做“石窗、坟面、造房子”等业务。再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擅长美术的陈师傅就转向了石雕。碰到技术难题的时候,就到各地去观察,然后自己慢慢琢磨。陈师傅家里还订了许多关于石雕方面的杂志。像《中国古建筑美术博览》、《雕塑雕刻设计制作》、《石材生产加工》、《室内设计资料集》等家里都有。随着技术进步,陈师傅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了。
陈师傅说,同以前一凿一锤相比,现在有些操作步骤机械化了。因此,生产出来的石雕更精细、更光滑了,操作起来也更方便了。像以前的民居石壁,经过多道工序,先弹墨线四角定点,再扁錾削四边,尖錾铲平,最后用斫斧斫平,但我们一眼看去,石壁面仍然是凹凸不平。如果要石壁更光滑,就需要用鏊磨。而现在我们看到的石凳,石桌表面都很光滑,一些花草、人物、飞禽走兽等形象都很逼真,这里面有科技发达,现代机械化的功劳。陈师傅说,如果图像要求高,就把图案电脑写真,然后用不干胶贴上去雕刻,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就更形象,逼真了。
在现场,记者听到切割机发出巨大的声响。可陈师傅说起买切割机,还有故事呢。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陈师傅想拜托一位在外地经商的朋友买一台能割石头的机器,也就是现在的切割机。朋友也不知道哪里有卖,就跟陈师傅的亲戚说起这件事。想不到亲戚说:“石头怎么能用锯割,不要理他,陈达宝这人傻点。”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眼里,要想把石头断开,就得用錾,一錾一錾敲断。
说起市场的前景,陈师傅眼里充满自信地说:“石头制品在很多地方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石头制品项目也多,像石塔、石坊、石亭、石碑、石狮、石香炉等,因此业务很多。”不过,提到是否还有人学这门手艺的时候,陈师傅说:“天台人似乎没有了,现在厂里的工人大多数是来自安徽、福建的外地人。”在厨房里做饭的陈师傅妻子也说:“10年以后,天台石雕老司没有了,目前,我县的石雕老司最年轻都三四十岁了。”陈师傅也曾带过一些徒弟,都纷纷转行做其他的行业了,有开车的,开浴室的,也有做水作坊,做小工的。陈师傅说:“石雕虽然相对于其他一些行业来说,工资稍微高些,但也是比较辛苦的行业,既是体力活,又是精细活。双手皮肤粗糙,然而还必须防护粉尘。”
最后,陈师傅说,虽然我县的石雕师傅越来越少,但像福建、安徽等地,还是有人从事的,只是分工越来越细,都是流水线作业了。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北门三角坦旁边的天台县达宝工艺品厂。厂区里机器声隆隆作响,到处放着各种石料,还有石狮子、石马、石柱、石栏杆等,厂区负责人陈达宝师傅正专心致志地在石条上画画。知道记者的来意后,尽管陈师傅很忙,还是乐意地接受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