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人潘善树
2010-08-22 10:44:39
阅读量:249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今年已87岁高龄的潘善树老人是石梁镇双溪村人。解放后,曾任村长、大队长四十余年,党支部书记三十余年。他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一切,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潘善树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在饥寒交迫中早亡,家庭的重担也自然落到了他这个长子身上。一次被伪乡公所派壮丁,准备送去打内战。母亲眼泪汪汪,东托人情,西挽路数,把家中仅有的一点薄田、竹山,忍痛割卖缴纳缓役金。伪乡长总算“开恩”,体谅他家庭老母弟妹负担重而将他留了下来。
天台解放前一年,四明山浙东人民游击纵队发展到北山一带,双溪成了浙东行政公署第十办事处的驻地。一次他同邻居背毛竹进城换米,在国清寺旁碰到一队反动军警准备上北山追剿游击队,向他们了解北山情况,潘善树说,他们人数很多(指游击队),北山各村到处都是,力量蛮大,武器精良,有脚的枪炮(轻重机枪)也很多。这些反动军警一听心惊胆颤,坐在龙潭横(国清寺旁)休息不敢上山,等夜幕降临,悄悄地溜回城里老巢。其实潘善树是故意这样说,使敌人不敢上山,保护了游击队。
解放初期,北山2名匪首曾杀害过村干部3名,逃匿隐居奉化深山烧炭,解放军清剿时一时无法追捕。潘善树苦口婆心动员村里一知情妇女(住过奉化)带路前去抓捕,终于将2匪首抓获土改时伏法。
土改开始后,潘善树任村长兼任土改组长,他积极配合工作队日夜工作,划片、丈量、定级、分配、核算、检查、造册、登记、发证,四个多月,结果把好田都分给了大家,他家分的大多数都是次等田。
食堂化的时候,村集体番薯干借藏于村里一妇女家中楼上木仓内,结果被村里三个不法分子(实在饿得难熬),深夜爬上楼上窗户入室盗走数百斤,该妇女睡在楼下确实不知。部分干部群众认为该妇女一定知情,把她吊起来用刑,她自然就会招供的。但潘善树同区公安员袁祥福多次研究调查,没有发现证据,这事也就搁置下来。后来,参与盗窃番薯干的案犯因其他案发交代了实际情况,并说那次盗窃集体番薯干,该妇女确实不知,不能冤枉她。这件事由于当时潘善树办事慎重仔细,才使该妇女没有用上冤枉刑,至今该老人对潘善树仍感激不尽。
1971年,乡里研究决定在村里建造一座中型水库。潘善树积极响应乡政府的号召,主动挑起了建水库的担子。120户的山村,如此重大的任务,谈何容易。他主动向有关部门联系,广泛发动全村群众,不分寒暑,连除夕、春节都带领群众上工地。干部群众齐心合力,连续十年总算建成了水库。1983年秋,由于遭受特大台风袭击,水库被毁一角,淹没了不少田地、作物。潘善树不禁泪下,他虽年事已高,退居二线,但将这桩心事记挂心头,与村两委一班人说干就干,在争取上级水利部门的支援外,节约资金,终于把这座双溪群众受益的水库修复完成。现在水库碧水悠悠,下游农田无旱、涝之忧。
1981年,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还不十分明朗,他领导的生产队就开始进行分组,并采取分户包干等形式,调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结果中央明确农村责任制后,他们生产队早已将土地承包到户。
潘善树是北山区(现石梁镇)的村级干部、书记、优秀党员。这么多年来,他从没有干出贪污、受贿、损害集体利益的事,全北山群众都十分敬佩他。至今,他仍住着父辈留下的老屋,生活仍十分俭朴。目前,村两委班子、村老人协会碰到一些重大事项,总是要邀请他参与顾问策划,村里凡有什么纠纷等发生,只要请他到场必定圆满解决。他是一个闲不住的老人,拾柴、种菜,都还自己动手。他年事虽高,但美好的声誉仍留在北山广大群众的心里。
(吴义师 陈彩炉)
潘善树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在饥寒交迫中早亡,家庭的重担也自然落到了他这个长子身上。一次被伪乡公所派壮丁,准备送去打内战。母亲眼泪汪汪,东托人情,西挽路数,把家中仅有的一点薄田、竹山,忍痛割卖缴纳缓役金。伪乡长总算“开恩”,体谅他家庭老母弟妹负担重而将他留了下来。
天台解放前一年,四明山浙东人民游击纵队发展到北山一带,双溪成了浙东行政公署第十办事处的驻地。一次他同邻居背毛竹进城换米,在国清寺旁碰到一队反动军警准备上北山追剿游击队,向他们了解北山情况,潘善树说,他们人数很多(指游击队),北山各村到处都是,力量蛮大,武器精良,有脚的枪炮(轻重机枪)也很多。这些反动军警一听心惊胆颤,坐在龙潭横(国清寺旁)休息不敢上山,等夜幕降临,悄悄地溜回城里老巢。其实潘善树是故意这样说,使敌人不敢上山,保护了游击队。
解放初期,北山2名匪首曾杀害过村干部3名,逃匿隐居奉化深山烧炭,解放军清剿时一时无法追捕。潘善树苦口婆心动员村里一知情妇女(住过奉化)带路前去抓捕,终于将2匪首抓获土改时伏法。
土改开始后,潘善树任村长兼任土改组长,他积极配合工作队日夜工作,划片、丈量、定级、分配、核算、检查、造册、登记、发证,四个多月,结果把好田都分给了大家,他家分的大多数都是次等田。
食堂化的时候,村集体番薯干借藏于村里一妇女家中楼上木仓内,结果被村里三个不法分子(实在饿得难熬),深夜爬上楼上窗户入室盗走数百斤,该妇女睡在楼下确实不知。部分干部群众认为该妇女一定知情,把她吊起来用刑,她自然就会招供的。但潘善树同区公安员袁祥福多次研究调查,没有发现证据,这事也就搁置下来。后来,参与盗窃番薯干的案犯因其他案发交代了实际情况,并说那次盗窃集体番薯干,该妇女确实不知,不能冤枉她。这件事由于当时潘善树办事慎重仔细,才使该妇女没有用上冤枉刑,至今该老人对潘善树仍感激不尽。
1971年,乡里研究决定在村里建造一座中型水库。潘善树积极响应乡政府的号召,主动挑起了建水库的担子。120户的山村,如此重大的任务,谈何容易。他主动向有关部门联系,广泛发动全村群众,不分寒暑,连除夕、春节都带领群众上工地。干部群众齐心合力,连续十年总算建成了水库。1983年秋,由于遭受特大台风袭击,水库被毁一角,淹没了不少田地、作物。潘善树不禁泪下,他虽年事已高,退居二线,但将这桩心事记挂心头,与村两委一班人说干就干,在争取上级水利部门的支援外,节约资金,终于把这座双溪群众受益的水库修复完成。现在水库碧水悠悠,下游农田无旱、涝之忧。
1981年,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还不十分明朗,他领导的生产队就开始进行分组,并采取分户包干等形式,调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结果中央明确农村责任制后,他们生产队早已将土地承包到户。
潘善树是北山区(现石梁镇)的村级干部、书记、优秀党员。这么多年来,他从没有干出贪污、受贿、损害集体利益的事,全北山群众都十分敬佩他。至今,他仍住着父辈留下的老屋,生活仍十分俭朴。目前,村两委班子、村老人协会碰到一些重大事项,总是要邀请他参与顾问策划,村里凡有什么纠纷等发生,只要请他到场必定圆满解决。他是一个闲不住的老人,拾柴、种菜,都还自己动手。他年事虽高,但美好的声誉仍留在北山广大群众的心里。
(吴义师 陈彩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