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台人才网!
天台青年志愿者何礼旭千里奔波赴玉树救灾
2010-04-29 08:54:08 阅读量:693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何礼旭(右一)与救援队在玉树合影
    雪域高原挥洒青春激情,千里救援展现青春情怀。4月25日,刚从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回到山东威海经商的雷峰乡青年何礼旭用电话向记者讲述了玉树紧急救援的亲身经历。
       何礼旭今年37岁,在山东威海做游艇配套生意。去年5月,他满腔热情参加民间救援组织———蓝天救援队,网名叫“听涛观海”,并成为救援队中活跃的一员。同年5月8日,何礼旭首次参加救援,就在山东泰山悬崖峭壁下发现一个失踪36小时的广西的游客,并和队员一起把他救起。
       青海玉树地区发生地震,正在浙江出差的何礼旭得知消息,顾不上告别家人,顾不上自己的企业,火速从浙江宁波飞往西宁,16日凌晨4点,他从西宁驰骋800多公里赶往玉树重灾区。何礼旭说,当时就没想那么多,我就想能快点过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去玉树灾区,我连自己的家人都没有说。
       17日凌晨2点到达灾区后,他顾不上劳累和高原反应,当天上午就参加救援。在一个村庄,他们发现了一名被压在倒塌木料中的妇女。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这名妇女终于被成功救出。
       何礼旭说,从17日开始,他们每天4至5人一组,派到玉树偏远一点的山村去,主要看一些孤寡老人、行动不方便的人。看看他们有没有吃的、有没有帐篷住,做一些详细记录。到晚上把走过的地方重新走一遍,送去吃的住的。帐篷送过去还要帮助扎帐篷。
       19日上午10点23分,何礼旭3人被分配与2名洛阳医生及2名当地志愿者一起组成救助小组,对结古镇展开医疗救助、信息搜集等工作。当日上午,结古镇下起了小雨,为能及时给受灾群众提供帮助,他们冒着雨,踏着废墟,一步一滑挨家挨户走访、寻找。何礼旭说,他们走的都是偏远的地方,交通不发达的地方,物资运不到的地方。在玉树的一周中,何礼旭他们最关注的就是周边村镇的死角。于是,每天都和向导一起走村串镇,争取将物资和药品送到每一个需要的群众手中。到最后几天,都是做善后工作,去排查有没有伤员,伤得严重不严重。如果严重,他们把伤员送到政府指定的地方,把伤员送到机场去。轻伤、皮外伤的,他们就当场进行处理。
       在玉树期间,何礼旭和其他队员们每天晚上只睡4—5个小时,天天吃着方便面,喝着凉水,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困难难不倒这些洋溢着青春激情的救援队员们。何礼旭告诉记者,他们这个队一共救出了11个幸存者,救助医治登记在册的伤员1100多人。
       4月24日,何礼旭的蓝天救援队从玉树撤回,队员回到全国各地。他们回来时,玉树怎么样呢?何礼旭说,回来的时候,每户他们至少去三次以上,倒塌房子已经开始重新建设。学校26日要上课了。现在那里情况应该挺好的,帐篷都有了,吃的、住的都不会有困难。
       从玉树回来后,何礼旭表示,要把公司200平方米房屋作为威海救援队的办公室和仓库。假如有机会,他希望浙江也能成立类似民间救援组织。(朱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