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改革,蹒跚着为子孙谋空间
2010-04-14 10:10:35
阅读量:315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殡葬改革,改的是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陈观念,革的是土葬身埋、乱葬滥埋的旧习俗,倡的是厚养薄葬、火化最宜、资源节约的新风气,导的是保护环境,为子孙留取生存空间的未来观。可是,要一下子矫正已经延续几千年的老思想谈何容易!历史上,我国长期以土葬为主,这与我们自古以来是农业国有关。因为支配汉族的传统思想是“有地则生,无地则死”,所以“以土为本,入土为安”成了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可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与人口的矛盾更加尖锐。按《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中全国人口为129533万计算,中国一年死亡人数约820万,死亡率大约为千分之六,如果每个亡故者的墓穴依照国家规定不超过1平方米来计算,每年将有1.2万余亩土地被用作坟地,如果乱葬滥埋,没有约束,按每个墓穴占地平均达到四到五平方米这样保守估算一下,全国每年也有五万亩土地埋骨成冢,若持续延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老思想必须改!不占用子孙后代的发展空间,绿色殡葬才是未来的正道,生态墓区建设迫在眉睫。沿海地区其实可以推行海葬,山区可以推行树葬,我国更有些少数民族实行天葬……我报于今年3月19日的周末环保版面曾介绍了世界上的8种另类殡葬方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顺歌》里唱道:劝君尽力生时养,死后悲啼总是空。生前未尽孝,亡故的亲人又怎能知晓死后的大操大办呢,这种所谓的“尽孝”也只能聊以自慰或者另有所图罢了。从现在起,为子孙后代立个榜样,谋个精神空间,让孝道蔚然成风吧。和睦相处、以孝为傲的家庭难道不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吗!
一个人面临死亡,其家人必不可免地会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而与死者有关的朋友、同事等也会产生哀伤之情。这样计算,仅中国大陆每年的临终者和受死亡影响的人就有八千万人左右(以每个逝者10名左右的亲属和朋友计算)。可见,在本世纪及以后,殡葬观念的提升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若殡葬观念不能迅速地“转型升级”,势必拖住我国百姓提升生活水平的后腿,从而让政府全面改善社会质量的努力带来阻力。在这方面,殡葬业改革首当其冲,殡葬业基于对丧属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及殡仪人员心理压力的舒减,也基于为子孙后代开拓出更具人性化及绿色环保的殡葬空间考量,应该研究探索出更加文明、低碳、节俭的殡葬方式来赢得丧属的敬意,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