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台人才网!
今年春色倍还人
2010-04-01 22:25:37 阅读量:240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阳春三月,天台大地春潮涌动。最打动人的不仅是春暖花开、风景如画,还有机关企业、城镇乡村凝聚一心,共谋科学发展焕发出的热情和活力。
       自去年3月份以来,我县用了一年时间先后开展了第二批、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全县共有26000余名党员参加。一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紧扣“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名县”这一实践总载体,结合实际,突出实践,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选准载体  凝聚共识
       要把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好,必须要有一个符合实际的实践载体。活动一开始,县委就将选准实践载体作为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首要任务来抓。
       我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着无可比拟的生态资源。县委广征意见、充分论证,并根据时代的要求、天台的优势、群众的期盼,确定将“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名县”作为全县活动的总载体,提出了“思考新问题、破解新难题、培育新亮点、弘扬新风尚、实现新发展”的活动具体要求。
       围绕这一总载体和具体要求,我县主题鲜明地安排了各阶段工作,邀请专家学者作了5场关于生态县建设、生态旅游发展、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专题讲座,组织部门、乡镇(街道)负责人在省委党校举办了生态建设专题研讨班,开展生态建设宣传月活动,多管齐下扎实推进“母亲河保护行动”,并在12个乡镇开展了创建国家级优美乡镇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生态名县建设合力,在全县上下掀起了建设生态名县的热潮。
       活动中,各参学单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研究确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实践载体,进一步理清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县财政局精心设计了“科学理财建生态,改革创新促提高,财税文化树形象”这一实践载体。雷峰乡确定了“打造生态雷峰,建设魅力乡村”这个载体,提出了力争实现“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目标。
 
领导带头  示范带动
       在去年3月9日召开的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动员会上,县委书记徐鸣华代表县委常委会率先作出了“五带头”的公开承诺。
       随后,县委书记徐鸣华和县委副书记、县长黄继满轻车简从,分别来到联系的赤城街道田洋陈村、平桥镇下王村,访农户、察民意、摸村情、理思路,就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大家进行面对面交流。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开展学习讨论,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带头改革创新,为全县干部队伍作了很好的表率。县委常委会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梳理,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了包括7大方面、27项具体任务的整改落实方案,在媒体上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各部门负责人深入农村和企业,帮助基层理思路,并采取现场办公等形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乡镇(街道)积极开展“四百连心大走访”活动,串百家门、解百家忧。
       在各级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实践活动,深入一线,分析、查找、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水平,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应对危机  难中求进
       金融危机让广大企业身处“寒冬”,如何借学习实践活动的东风,凝聚干群力量,帮企业树立信心,应对危机,推进“五保六提升”,成为了县委首先思考的问题。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县紧扣加快发展,紧密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完善了联系帮扶企业等制度,县领导、涉企部门负责人联系百强企业,组织66个涉企部门科室和66家成长型企业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选派了22名干部担任企业工作指导员,帮助企业向中央、省级争取项目50个8500多万元。部署开展了“四服务大联动”工作,抽调发改、经贸等47个部门,组成项目推进、金融服务等8个服务组,深入企业开展巡回服务、驻点服务、组团服务。
       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县国土局积极变通,打破一宗地只发一本证的做法,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行分割登记,以便分次抵押。明丰公司一期新厂房竣工,却不能领取土地证,董事长沈中明非常着急。他试着提出分期验收的报告后,县国土局立即对一期新厂区进行复核验收,及时颁发了土地证。“工业项目能不能分期验收,已成为当前制约企业融资的瓶颈。固定资产是死的,流动资金是活的。如果让固定资产变为流动资金,就等于为企业输入新鲜血液,增添了活力。”县国土局负责人如是说。
       去年,我县深入实施了以“沟通、变通、直通、精通”为内容的“四通工作法”。有关单位切实松开手中的“权”、让出自身的“利”,全面清理各种收费项目,出台了《工业经济奖励政策》等一系列税费减、免、缓政策,共为企业减负2亿多元,并创造条件为企业办理历史遗留问题证照189件,全力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走出困境,营造暖企氛围。
       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去年全县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重围,孕育出了一片动人春色。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2亿元,同比增长8.3%;财政总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分别同比增长8%和9.9%。全县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居全市第二、第三。
合力攻坚  破解难题
       走进矛盾要勇气,破解难题靠智慧。当前我县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难题,如何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攻坚克难,破解难题,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县始终突出实践特色,把破解难题贯穿活动始终,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大力弘扬敢于负责、敢担责任、敢于碰硬、敢破难题的“四敢”精神。全县共梳理确定了138个涉及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等方面的难题,由县领导和各单位主要负责人领衔破解,目前已破解126个。
       60省道改建工程是去年我县人大1号议案,该工程全长5.8公里,需征用土地550亩,拆除房屋5000余平方米,拆迁征地工作难度大。面对这一难题,赤城街道不放弃,不回避,摆出“新官理旧事”的积极姿态,以人为本、创新思路,科学运用“民生项目制”等方法,集中力量攻坚,从而推动了征迁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个拖延了多年的道路改建工程终于顺利实施。
       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发展难题得到了破解,一批批项目得到了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玉柴三立、天申铜业、西门子公司等重大工业项目顺利落地,62省道和104国道改建、工人西路与寒山路连接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进程加快,石梁宾馆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推进。
       县学习实践活动评议团成员戴联台在参加指导评议后深有体会,他说:“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县里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老百姓反响很好,同时也树立了党委、政府亲民为民、敢于负责的良好形象。”(天组宣)
稿源:   编辑: 吕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