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台人才网!
三合镇构建和谐村际关系探索 “复杂村”的攻略
2009-12-06 22:08:57 阅读量:486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编者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两字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一些复杂村,如果村干部、村民不和谐,新农村建设将一事无成。三合镇创新思路,在“有问题”的“复杂村”建立公益事业建设管理委员会,以发展农村为根本,以改善村际关系为准则,成为天台县首创,也得到市、县领导的肯定。其探索大胆,实践生动,收效显著,相似农村,不妨借鉴。

  4个村的跨村事项,由“灵溪公益事业建设管理委员会”统一受理,村干部坐在一起联合办公,共同议事;4个村统一出资,治溪打坝筑路,建自来水厂,造公共厕所,建保洁队伍;4个村的村民经常串门拉家常,或聚在俱乐部里听戏、读书、看报……这是12月4日,记者在天台县三合镇听到的新鲜事。

  镇里的干部说,三四年前,联合、灵一、灵风、灵东等4个村,还是问题很多的“复杂村”,矛盾重重,纠纷不断,让人“很不放心”。

  如何改善“复杂村”的关系,让人由“很不放心”到放心,三合镇大胆创新,建立了“公益事业建设管理委员会”,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坐不到一条板凳上”的尴尬

  联合、灵一、灵风、灵东4个行政村由过去的灵溪自然村分划而成,共有1360户4300余人口。

  因为本来就同属一个自然村,在山林、土地、房屋等许多方面,4个村犬牙交错,密不可分。

  长期以来,两大矛盾一直困扰着4个村。一是村干部之间、村干部和村民之间有矛盾,特别是村与村之间,许多村民积怨很深,彼此形同陌路;二是一旦发生跨村之间的纠纷,各村又会上下齐心,共同对外。

  矛盾的焦点是饮用水源、山林归属、过村道路之争。多年前,震惊全国的“苍山宗族械斗事件”就发生在灵溪村。

  村民奚宝富说,灵溪村有条横贯全村的苍南溪,溪中垃圾堆积如山,没人清理。只等汛期发大水时,让山洪将垃圾冲走,每年如此。

  村民奚春福还告诉记者一件事,3年前,他到联合村看戏,被该村以“不是联合村人,不能来看戏”为由,打得头破血流。

  因为村民关系不睦,坐不到“一条板凳上”,引发了一连串的尴尬事:4个村的宅基地分配、农房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许多大事都无法解决,社会事业停滞不前,村容村貌脏乱差。2007年时,还有500多个露天粪坑,入夏,村中到处弥漫着臭气。

  构建和谐村际的愿望强烈

  “三合稳,全县稳。”这是几年前,一位天台县领导说的话。

  三合人好讼、好斗,动不动就上访。三合成了影响全县社会稳定的重点乡镇。而灵溪则是三合镇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

  这让灵溪人感到脸上无光。村干部想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为村民做点实事;村民们更想改善村际关系,大家能像兄弟姐妹一样“坐在同一条板凳上”,谈天说地,共同建设和谐新农村。

  “村干部和村民的愿望强烈,我们党委政府就要大胆创新思路,千方百计实现他们的良好愿望。”三合镇党委书记许良富说。

  去年11月,在天台县委的支持下,并经灵溪4个村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灵溪公益事业建设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了。

  管委会设委员9名,分别由4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镇党委政府发文任命。

  管委会受4村授权,主要行使灵溪的整体规划编制、跨村河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文体工作、解决跨村纠纷、制定村规民约等公益事业管理。

  从职责来看,管委会的权力既十分有限,又得到切实保障。有限在于,它有着严格的议事原则:每个重大事项讨论前,须报镇党委政府同意;作出决策前,还要经各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审议通过。一旦管委会通过的所有事项,任何人不得阻挠,只有监督的义务,直到该事项圆满完成。

  整合的不仅是资源

  管委会像一根纽带,将4个村4000多村民的心系在了一起。各村开始友好相处了,村民和睦了,建设新农村的劲头足了。

  仅一年多时间,村里的喜人变化,让每个灵溪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管委会发挥的巨大作用。

  汛期时,苍南溪经常泛滥成灾,淹没良田,冲毁房屋,千百年来村民饱受洪水之苦。去年,投入300多万元,治溪打坝,彻底根治了洪灾。今年,苍南溪山洪暴发时,良田和农房安然无恙。

  村里的机耕路太窄了,水渠太陈旧了,斥资100多万元,拓宽了2000多米长的机耕路和4000多米长的三面光水渠。

  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紧张,投入500多万元,建设水厂。

  500多个露天粪坑太不卫生,也太不雅观了,灵溪人横下一条心,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6个漂亮的公共厕所,整个投入为24万元。同时,村里还组建了一支由5名保洁员组成的卫生清洁队,使得原来“一塌糊涂”的卫生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其中联合、灵一、灵风3个村,还在不久前成为县级和谐生态示范村。

  所有这些巨额资金的投入,除了各级政府补助以外,全由4个村自愿分担。其带来的巨大效益是,设施和资源各村共享。

  不仅如此,管委会下属的综治办、计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文艺宣传队、俱乐部、老人协会等十几个“部门”,也都由各村联合组建,共同参与。

  管委会副主任奚华超说,以前,村里发生的各种纠纷,需要将2个甚至4个村的干部全部叫来一起解决,费时费力。现在,直接到管委会综治办,就能“一揽子”解决。

  这一说法,在不少村民中得到证实。灵风村村民奚冬满说,前年,他和联合村一村民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跑了3个村,来了七八个村干部,调解了二三天,都没有解决。一个月前,当年的这件小事再次引发争执。他们双双到综治办,只花了半个多小时,两人就握手言和。

  如今,灵溪俱乐部里,每天都有4个村的村民坐在一起学习、娱乐。“音乐响,脚底痒。”入夜,只要不下雨,各村前来跳舞的人多得不得了。在欢快的旋律中,村民们亲如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