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了,这段路终于可以拓宽浇筑了!”
2009-11-29 10:33:42
阅读量:422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10月13日,随着一声声“轰隆隆”的巨响,60省道三合镇山头洋段的12间老房应声倒下,倾刻变为平地。值此,坚持了6年多,因多种因素而不愿意拆迁的拆迁户心头的坚冰终于化解;6年多来,60省道这段“瓶颈”路,终于被“凿”通,开始拓宽硬化施工。在拆迁当天,现场围观的山头洋村民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心里话。这些心里话不仅是该村村民对“凿”通这段“瓶颈”路的迫切要求,更是全县人民共同的呼声。
2003年以来,60省道进行拓宽改造,按照道路改建规划要求,山头洋段沿线12户拆迁户必须拆迁,但由于房屋拆迁安置问题难以达成共识,致使这段路的改造一拖再拖,成了60省道三合过镜段的一段“瓶颈”路。6年多来,这段“瓶颈”路沿线破旧的房屋不但严重影响道路形象,还埋下了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行人经过此处,总是怨声载道。久而久之,这段“瓶颈”路也就成为全县上下关注的焦点,县人大常委会将打通该段“瓶颈”路列入重要议案。
为拆通该段“瓶颈”路,全面完成改造任务,三合镇党委、政府多次召集拆迁户就拆迁安置问题进行协调,始终未果。然而,“瓶颈”路不通则痛,无论这个问题的破解是如何艰难,都必须迎难而上。
今年8月初,突如其来的“莫拉克”台风致使该路段一拆迁户房屋受损,三合镇党委、政府得知该拆迁户欲重建房屋时,意识到如果房屋重新修好后要想再拆迁,那难度可想而知,但同时,破解难题的时机也来了。镇里经过研究,决定由镇长亲自担任60省道改建指挥部总指挥,分管副镇长任副指挥,并抽调工作能力较强、群众基础深厚的干部任办公室主任,采取集中式攻坚方法尽快彻底予以破解。
为彻底解开拆迁户的心结,指挥部人员通过走访,详细了解拆迁户的具体生活困难,组织人员会同村干部走访慰问了台风受灾户,当得知受灾户的房屋因受台风影响无法居住时,立即请示镇长将其安排在原山头洋办事处暂时居住。此举使该拆迁户深受感动,同意暂不考虑重修房屋,并答应配合拆迁工作。在大家的“情感攻势”下,第一个“钉子户”动摇了。
趁热打铁,指挥部成员深知此理。由于考虑到村干部和相关村民白天大多忙于工作和农活,他们就选择晚上时间进行走访。镇长亲自带领指挥部成员找到当时经手60省道改建的施工单位及其他相关同志和部分山头洋村村干部、村民代表、拆迁户等,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深入了解整件事情的细节脉络,掌握真实信息,找准矛盾焦点。在听取意见后,大家总结出,问题主要还在于个别拆迁户的合理利益没有得到解决,政策处理不够到位,这些拆迁户对指挥部提出的安置方案的公平性、合理性还怀疑或不理解。
问题症结找到了!指挥部又连续三个晚上在镇会议室召开了由村干部、拆迁户参加的协调会,利益相关方各抒己见,交换意见,使各方相互之间都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一遍又一遍向拆迁户分析公路现状存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将出现严重后果。拆迁户也道出了这五年多来所受的来自各方的舆论压力以及生活中因此出现的诸多不便。通过双方的真情沟通,对拆迁户诉求的深入分析,指挥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拆迁安置方案,最终确定了“地基补偿与货币补偿相结合,抓阄分配与自由调整相配合”的安置原则,使原先争议最大的地基位置是否临公路问题得到了解决,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安置分配的公平性。镇政府还承诺全程协助符合一户一宅政策的拆迁户办理地基报批手续,同时,镇政府还出资租房子安置暂时无处居住的农户,得到了拆迁户的一致支持。
目前,所有拆迁户已经签订了拆迁协议,所有拆迁房屋均已拆除完毕,公路正在硬化施工,总投资100多万元的安置区也已完成地面清表和填土工作,自来水管道铺设也已完成。该路段“瓶颈”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
任何工作只要做细做实做圆满,总能赢得人心。拆迁户鲍先节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怎能不说共产党好啊,我们没房住,政府帮我们安排房子,我们三兄弟对房产有纠纷,政府帮我们调解,我家条件困难没钱建新房,政府答应帮我筹资金。”县党代表许式如说:“三合镇政府确实是一个务实的政府,今年他们还列出了13件为民实事,都是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有些都是很难解决的老难题。就像山头洋的拆迁,他们真正是做到了‘以人为本’,真切考虑群众利益,才使这一难题得以圆满解决。路通了,百姓也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