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13人中毒 食用野蘑菇应谨慎
2009-08-21 08:20:32
阅读量:286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野蘑菇的生长旺季一般在春末夏初,但由于受台风“莫拉克”的影响,近期我省各地雨水充足气温下降,野蘑菇在8月也大量繁殖。最近一段时间,我市发生了5起13人因误食野蘑菇中毒住院的事件。
8月12日中午,临海市白水洋镇王某的邻居送给他一些刚从地里采摘来的新鲜野蘑菇,中饭时,一家6口都食用了鲜美的蘑菇汤。过了一个小时左右,王某的大孙女开始呕吐,随后全家人相继出现同样的症状,很快全家老少被送到医院。所幸抢救及时,在经过医生急救后,王某和家人才脱离生命危险。无独有偶,前些天,路桥、三门等地已相继发生了4起食用野蘑菇中毒事件。
据医务人员介绍,毒蘑菇品种多达上百种,常见的至少有20多种。野生蘑菇中毒一般可分为速发型与迟发型两种。速发型毒蘑菇中毒,是指食用野生蘑菇后一般在半小时至6小时之内出现呕吐、腹痛、腹泻伴头晕、头痛等像是胃肠道炎的症状,此时应立即采取刺激咽喉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到就近医疗机构救治。而迟发型毒蘑菇中毒,一般要在食用野生蘑菇10小时以后才发病,吐、泻等症状之后似乎痊愈,其实这是假愈现象。在1到3天的假愈期后,中毒者会出现肝肿大、黄疸、广泛出血、尿少、无尿、烦躁不安、昏迷、抽搐、休克等严重症状,甚至死亡。
因此,专家提醒,无论是山上、路边和地里的野蘑菇,都千万不可随意采摘,更不要因为野蘑菇的鲜美而食用。有些看似和平常食用的蘑菇差不多的野蘑菇其实含有很多毒素,食用后轻则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现象,重则伤害肝功能,甚至出现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