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台人才网!
金融危机下的浙江海威
2009-08-07 08:53:06 阅读量:575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本报讯  爆发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犹如一个寒冷的漫漫长夜,笼罩了整个世界。众多的中小企业步履艰难,一些昔日挺立潮头、点石成金的大型企业也风光不再,甚至轰然倒地。


        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央和地方政府频频出招力挽狂澜。那么,我县的企业,特别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发展型企业又在做些什么?它们又是如何“防冬御寒”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进了浙江海威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真切地领悟到了海威公司在抗击金融危机中的三部曲。

        临危不惧 审时度势


        刚刚结束公司高层会议的董事长曹正权表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公司首先是充分认清金融危机对公司所带来的所有危害性,并将其细化,予以分解;在这样的总思路下,公司特别集中分析了市场、资金、产能、管理等方面的现实情况,从年初的一路高歌,调整为现在的“主动瘦身”。海威公司将年销售目标从年初的5000万元下调到现在的3000万元,一是为了尽量减少资金投放量,减轻资金压力;二是确保货款的安全及时回笼以形成良性循环。其次,海威公司借飞利浦和美国库柏电气的第二轮验厂过程,进一步提高、强化内部管理,继续在降低成本和追求出厂产品零缺陷上下功夫,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外,海威公司还加大了自主开发力度,积极做好专利申请和保护工作。2009年,该公司新申请专利二十多项,其中国际专利二项。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率由年初的75%提高到年底的90%以上的计划保持不变,这样可以保证发展后劲和开拓市场的活力。根据目前已经出现的某些侵权情况,海威公司对已经授权的重要核心专利技术,正在通过国家专利局检索,以便更加准确有力地进行维权工作。海威公司还正在筹备成立法务部,切实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主动出击 跑马圈地


        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海威公司改变过去的市场结构和营销模式,走出去,主动出击,跑马圈地,加大国内市场开拓。通过聘请业内的业务精英,并凭借海威自身产品的美誉度、良好的品质和合理的价位,经过2个月的筹备和试运作,市场开拓迅速地取得了成效。8月中旬,海威公司上海办事处将正式成立,成为海威开拓国内市场的第一“桥头堡”。


        目前,海威公司的大功率LED路灯已分别在上海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试安装,用户反应均为良好。  海威公司还由打造知名度开始逐步转变为注重品牌建设,除了在国家半导体研发与应用产业联盟的官方网站首页的显著位置做品牌宣传外,还在该网站发表精辟的技术论文,积极扩大海威公司的知名度和在业内的影响力。该文仅6月份的国内外点击量就超过2万次。有多家企业表示愿意与海威公司进行合作。


        还有海威公司利用自身先进的技术和过硬的产品质量,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部的全国“十城万盏”LED路灯的重大示范工程项目中去,经过国家指定机构的初步检测数据表明,海威的大功率LED路灯的各项数据与重点示范工程项目规定的指标已非常接近,某些核心技术再作进一步优化后,曹正权对最终的检测结果充满了信心。他还表示通过努力进入该示范工程项目,除了可以受惠到国家投入的四万亿元外,为进一步争取进入未来政府的采购名录打下基础。


依托技术 曲线救“国”


        面对深不可测的金融危机,资金始终是海威发展主要瓶颈,国家数万亿的信贷规模,受益几乎是大型国企、大型工程和一些大型企业难以恩泽到广大的中小企业,当然也包括海威这样的企业了,这真是只响雷不下雨的活儿。曹正权说:“我们只好自己人工降雨了,国内某家知名企业看中了海威公司自行设计的一个系列的LED灯具,表示愿意出资购买这一系列产品的使用权,目前正在洽谈中。”虽然曹正权也表现出一些无奈,但他也同时表示,这不乏也是一种自救的好办法,既充实了自己的资金链,又得到该系列产品的生产权,互利双赢一举两得。若能谈判成功的话,何乐而不为呢!曹正权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因为他说:“设计一些合理漂亮的LED灯具,一直都是海威技术团队的强项之一,如今的忍痛割爱为的是海威明天更好地发展,值得。”


        商海沉浮变幻无穷,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去审视,自然界历来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海威公司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小而又小的经济个体,又正在处于发展阶段。但记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深深感觉到海威公司对于金融危机没有雾里看花惊慌失措。相反却看到了海威人,感受到了海威人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金融危机给海威带来了“危”,但更多的是给海威带来了理性与发展机遇。假如把LED产业看作一块沃土,海威是一颗幼苗的话,有理由相信海威公司的明天将会非常美好。(吕少卿 叶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