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居上的山头下村
2009-07-21 09:29:10
阅读量:444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真是稀奇之事,别的村连想都想不到的‘休闲道’,他们村竟然能建成,可让村民享受无限乐趣了!”此乃是游人们走在街头镇山头下村环村900多米长、风景如画的“休闲道”上发出的肺腑之言。
2008年12月17日,省委党校的45名中青年学员在教师的带领下,专程来到街头镇的山头下村。学员们参观了该村的村容村貌,观摩了该村的一场“五步法”民主决策会。学员们个个都为该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取得可喜成绩与惊人速度而啧啧称羡!并且一致认为该村之所以能够较快地取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这与该村两委班子的民主办事、清正廉洁和领头雁作用是分不开的。于是,被省委党校确定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现场教学点。
山头下村是一个有151户、502人的村庄。自2005年的村级换届选举后,该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劲头足、力度大。尤其是办事民主,财务透明,得到村民的信赖与支持,因此建设速度惊人,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办成了十件大实事。一、村内所有大小巷道的路面全部硬化,总面积5320平方米。告别了过去那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行走尴尬状况。二、改水又改厕。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从山上引泉水为全村各户安装了自来水。让全体村民能够喝上洁净的放心水。同时,还清理了320多只露天粪缸与猪草池,建起了两座较为美观的公共厕所。改变了千百年来的“露天粪坑村中排,三尺茅厕四处摆”的陋习。三、给全村的街巷弄堂安装上30盏路灯。让村民们夜间走路不再难。四、盖起一座占地面积为140多平方米的3层办公楼。五、花了6万多元钱,将原来的老宗祠修造成为“老年乐园”,并购置各种运动器具,让老年人“老有所乐”有了好去处。六、在雷马溪上流修筑了一条高5米、宽10米、长70米的拦水坝。既可保障农田灌溉,又蓄水利用,在村的东、西两端各建造了一个供村民洗衣、洗菜的专用场所。七、投资100余万元,给村北的雷马溪段修筑了一段长500米、宽10米、高5米的重力坝,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作了防范措施。八、干部带头,村民义务投工投劳疏浚了一条上个世纪50年代建造的长220米、宽2米、高2.5米的隧道暗沟,使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死水又成了活水,可让1000余亩的土地能得到灌溉。不但受益于本村的农田,也受益于邻近几个村的农田。九、2005年下半年在村道水泥硬化的基础上,购买来3000多株的桂花、红枫、山茶、五针松等花木,在屋旁、村旁、路旁及环村的始丰溪、雷马溪打堤两旁进行了绿化与美化。十、利用始丰溪、雷马溪大堤加固后环抱村庄的自然条件,给900多米长的大堤顶用鹅卵石铺设成非常美观的“休闲道”,供村民与游客享受休闲之乐。
一个小小的村庄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办成了十大实事,成为美谈。4年前默默无闻的山头下村,如今名声大振,已成了浙江省的绿化示范村,台州市的小康示范村,台州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村。但是,该村的干部群众并不满足现状,村口悬挂的巨幅“山头下旅游休闲村远景规划图”,便是此村新农村建设奋斗目标。现在他们正朝着环境更优美、乡村更文明、管理更民主的方向作继续不断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