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台人才网!
“祥和”逐鹿高铁 中标1.8亿元
2009-07-03 08:54:03 阅读量:373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危机,总是在猝不及防之时骤然降临。能够在危机中提前迎来春天的,往往是那些早有准备、厚积薄发的企业。

   一场金融海啸,促使我县大部分企业再次搜索提升的引擎。宏观经济“倒逼”之下,我县企业启动新引擎,或转型升级、或开拓市场……正迸发出巨大的发展动力。


   站在十字路口,祥和实业有限公司率先突围!

关键词:中标1.8亿元  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县部分企业的发展,“如何生存下去”成为我县不少企业今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不过也有例外。在许多企业面临“寒冬”的困境之时,祥和公司脱颖而出,率先迎来了企业发展中的“春天”。

   5月的北京,春风和煦,国家铁道部下属各业主委托铁道招标中心对京沪高铁、哈大客专、长吉城际、沪宁城际、海南东环等铁路轨道扣件进行招标。由于是国家大型建设性项目,涉及金额超过50亿元,引得德国、法国等国际大企业蜂拥而至,投向每个项目的标书数量太多,以至于需要工作人员整车整车运送。天台祥和实业有限公司也通过了层层审核,成为唯一一家参与竞标的国内民营企业,逐鹿高铁……


   6月15日,铁道工程交易中心对投标情况进行公告,天台祥和实业有限公司与中原利达铁路轨道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哈大客专线5亿元,其中由祥和公司生产的橡塑类零配件份额为1.8亿元,这是继去年该企业投中甬台温、福厦线1亿元大标后,取得的又一个引人瞩目的好成绩。


   祥和公司为什么能够在“十一五”国家高铁投资规划的2万亿元“蛋糕”上切下属于自己的一块?


   祥和公司凭借什么与国际大公司逐鹿高铁,一较高下?

关键词:科技创新  如果说,时下的经济态势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是“冬天”的话,那么,科技创新,正是另一些企业融化冰雪的和煦阳光。
 6月30日,记者来到祥和实业有限公司采访,看到公司车间和研发中心内一派忙碌景象。祥和公司董事长汤友钱坦率地告诉记者,中标1.8亿元的最大秘诀在于“技改投入、科技创新”。

   2000年以后一段时间,祥和公司尽管原有的产品市场份额占有率较大,但发展空间有限,原产品年销售额在三五千万元徘徊。企业要发展,新的发展增长点在哪里?经过几年的思考和论证,向来沉稳的汤友钱作出了一个极富前瞻性的选择:在技术上投入几千万元资金开展科技创新,在原有的铁路产品基础上开展高速铁路新产品研发,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企业升级转型。


   祥和公司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始介入铁路扣件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但是研发、生产高速铁路的产品还是零起点。高速铁路技术一直以来都掌握在德国、英国、日本等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手中。此时,国家铁道部筛选国内有资质、有实力的企业分别组成研发联合体与铁科院共同组成了“中国客运专线扣件联合研发组”。祥和公司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机遇,经过努力,成为了该联合研发组成员企业之一。2006年,祥和公司又投入了大量研发经费,通过与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金化所、铁建所、上海橡胶研究所、同济大学等国内权威科技院校的合作,获得了在技术方面的广泛支持,并积累了技术创新和技术管理方面的经验。2007年8月,祥和公司与国家铁科院联合研发完成了中国客运专线铁道扣件系统的研发和试制,所研发的“弹条IV型扣件系统”、“弹条Ⅴ型扣件系统”、“WJ-7扣件系统”、“WJ-8扣件系统”等产品,为中国轮轨铁路实现设计时速和实际运行达到了250-350km/h,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同等水平,打破了欧洲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在高速铁路建设上的技术垄断,推动了高速铁路国产化进程。


   2008年,祥和公司通过投标,取得了甬台温、福厦两条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橡塑类零配件1亿元的订单,企业现处于大生产状态。近日,祥和公司又取得了哈大线1.8亿元的订单。


 寒潮中,站着微笑的企业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产品能否走俏市场的关键,大凡能够长盛不衰的企业,均是因为科技创新能力强,产品不断更新换代。
关键词:三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  “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祥和公司每个员工的共识,凭借这股动力,企业不断迸发出蓬勃的生机。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是一件长期的工作,不能急,更不能停!”汤友钱介绍,每个行业都有它生存、发展的空间,高速铁路系列产品相对来说是一个基础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下一步,公司将以志在必得的状态积极参与今后每一轮投标,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公司将继续和国内权威科研机构联合开发高速铁路新产品,争取早日打破德国企业在高速铁路轨道8型扣件上的垄断局面。公司计划用三年时间,在高速铁路产品方面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销售额超过5亿元。

   该公司副总经理汤娇说,目前企业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公司每一位员工的辛勤努力,我们企业将一如既往地秉持诚信待人、稳中求进的发展理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地方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祥和公司,一家近30年历史的民营企业,由弱小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历经多年风雨却屹立不倒,稳步发展,而今更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我们愿景———百年祥和。
 金融危机给我县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困难,可谓寒冬。然而,依靠科技创新,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如报春寒梅绽放于枝头。

   他们在风雨中磨砺,在挑战中成长,代表着天台创新的力量,也是我县积极应对宏观挑战、实践科技创新的榜样与典范。面对前进路上的困难,他们把困境转化为机遇和动力,依靠科技进步走科学发展之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后劲;他们所具备的革新气魄、过人胆识、敏锐感觉让人敬佩。


   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效益,我们更看到了未来;这个未来,也不仅仅是单个民企的未来,而是整个天台经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