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傍晚,正干活的老林突然晕厥过去,倒在了工地上。工友们吓坏了,赶紧拨打了120将老林送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患者中暑很严重,患了热射病,体温高达41℃。”接诊的急诊科主治医师谭明明是“中暑的‘四早一支持’规范治疗推广研究”课题的负责人。她说,老林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神志不清,伴有恶心、呕吐、小便失禁、四肢抽搐症状,情况相当危急。
“热射病,也被称为‘陌生杀手’,威力不容小觑。”谭明明说,重度中暑有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相比之下,热射病的“杀伤力”最大,死亡率高达50%以上。
谭明明回忆,去年夏天,我县某中学一名学生,在参加开学前军训后,突发昏迷不醒,当时体温高达42℃,也被诊断为“热射病”。当时该学生昏迷了近一个月,所幸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终于奇迹般地苏醒了。
相较之下,老林还是幸运的。经过急诊科和ICU医护人员整整一晚上的快速补液、冰盐水物理降温等紧急抢救,他们终于将老林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随后的一星期,老林被收住在该医院ICU,进一步接受抢救和治疗。目前老林生命体征平稳,体温38℃左右,已经准备撤掉呼吸机了。
如今夏至已过,高温天气已然成为主角,“夏老虎”一发威,中暑患者明显增多了。仅近两天,县人民医院就有7名中暑患者被送到急诊,其中1名危重症患者,3名重症患者,3名普通患者。
谭明明医生提醒,高温天气尽量不要长时间外出,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可随身带一瓶淡盐水,发生轻微的中暑时,只要转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散散热,喝几口淡盐水,休息几分钟,情况就会好转。如发生热射病等重度中暑,应立即将患者抬放至通风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加速散热;同时赶紧拨打120,及时送医。
(陈潇怡 叶妲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