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都与学生有关,从小学读到大学,自己就是学生。毕业后当了老师又与学生打交道,退休后去老年大学,仿佛又重回学生时代了。”说起学生,陈老师感慨颇深。“多年的教师生涯也让我在家庭教育上有自己的一点认识。”因此,陈老师曾写过许多关于自己教育理念的文章,还在社区给大家上过《如何教育子女成才》的课。只要一提到陈老师独特的教育理念,社区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
家里有这样一位“好老师”,孩子们自然个个都很优秀。陈老师的儿子和儿媳都是高学历,儿子现在在椒江定居,孙子也在那上学。女儿在葡萄牙博士毕业,分别在美国和英国工作过数年,现在在上海工作,而外孙则跟随其父亲一直生活在国外。当问到会不会希望孩子回到身边时,二老都是思想开放的人,表现也很淡然,“只要他们生活好就好。”一谈起孙子和外孙,陈老师就滔滔不绝,兴致勃勃地讲述他们的趣事和他们的多才多艺,眼里满是慈爱和欣慰。他眉开眼笑地说:“孙子和外孙学习成绩优异,也很懂事,虽然不经常见面,但是我们心里却一直非常挂念他们。”
孩子们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陈老师从小的言传身教。陈老师一直把“知识就是力量,生存靠自己”的观念灌输给孩子。“孩子读小学后,我就经常告诉他们,你们读书到什么时候,我们供养你到什么时候。等到你们进入社会,自己有赚钱的能力了,那你就得自食其力,不能成为寄生虫。” 说起教育理念,陈老师一本正经,“我希望他们从小就学会自立更生,坚持‘支出不能大于收入’的原则,就算他们有足够的零花钱也不要乱花。”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孩子和父母的接触时间长,受他们的影响大。陈老师与妻子张林芳相互信任,互相关爱,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日常生活中,夫妻俩和睦相处,双方享有平等的家庭经济支配权,互相促进,共同营造和谐家庭。而孩子们在这个和谐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熏陶下,从小就非常懂礼貌,尊重长辈,遵纪守法,在学校里年年获得学校的表彰和奖励,把长辈的优秀品质,当做自己成长的动力。
“家长的言行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就对孩子造成影响,并且有可能决定孩子一生要走的路。” 陈老师说,“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孩子还小时,两人都忙于工作,妻子常常没时间照看孩子,陈老师有时就会在家一边备课一边看孩子,而孩子们看到陈老师看书,自己也就乖乖地坐着看书。渐渐地,他们也就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开始有了求知欲。“你不能自己天天坐着打麻将,却希望孩子能自己去看书学习吧。毕竟孩子还小,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只会有样学样。”陈老师笑着打比方。
不管工作再忙,陈老师夫妻俩都很注重两个孩子的学习,更注重培养他们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时时了解、关心他们的成长状况,确保他们沿着正道走。陈老师的侄女曾经到高二时就不想继续读书了,也不想考大学。但陈老师没有训斥她,而是耐心地跟她说理,让她认识到中学毕业是否得到足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否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过早地进入社会是否有利于她的健康成长。“最后直到大学毕业,她都没有说过不想读书了。即便进入工作后,凡是需要进修的,她也都很积极地去学。”陈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教育就像种树,风吹斜了,要及时去扶正,等到时间长了,再去纠正,就不一定有效果,就是有,也已经错过最好的机会了。”
而当孩子在学习中取得较好成绩时,对于如何表扬他们,陈老师也有着自己的一套办法。“要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有成就感,这样能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学习心态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陈老师的主张是不表扬孩子们的成绩,而是表扬他们的努力过程。“我只看重孩子的努力程度,倘若只表扬成绩的话可能会起到反作用,今后他们会不愿去学难学的东西,也不愿去掌握能力范围外的知识,否则,他们得到父母表扬的机会也就少了。”
没有儿孙陪伴的退休生活显得有些安逸,二老就积极参加社区的活动。陈老师还报了老年大学的课,打打太极拳和门球,偶尔还创作些诗词,这让他的老年生活很充实。
谈起太极,陈老师兴致颇高。陈老师自身对太极拳情有独钟,在老年大学里学到的太极拳不仅给自己巩固了基础,提高了拳艺,还陶冶了情操。自从老年大学来了王霞玲老师后,大家又都认真学起来了。“因为王老师的水平高,开课时的太极表演(陈氏56式)就让我们印象深刻,但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想学而有点不敢学,怕太难了学不会。”陈老师不好意思地说,“几节课下来,才发觉王老师教得真的特别好,她知道我们老年人学起来有困难,不但上课认真教学,每天早晨晨练时也会来指导,同时还把学习方法耐心地教给我们,她从来不会笑我们笨,甚至有时候还说点笑话来引大家开心。”渐渐地,大家的学习劲头就越来越足了,“看来兴趣是老师给的,而且兴趣还同感请有关,是老师的高水平和真情激发了我们的兴趣。”善于总结的陈老师得出这样的结论。
如今,陈老师自己也已经开始教一些退休老师打太极了。每周三上午,陈老师总会准时出现在社区活动场地,和其他20几位老师练上一番。因为经常打太极,陈老师双脚双臂稳健有力,身体硬朗,练起拳来又仿佛与风融为一体,变得轻柔温软,却仍然能让人感觉里面潜藏着无限的力量,整个人的精气神也因此而升华,他表示,二十四式是太极拳的入门和基础,基础一定要打好,后面的才好学。
活到老,学到老。陈老师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教育经验,这一条条经验,一个个理念,汇集成一本陈老师独有的“教育心经”,而陈老师还在不断增加着这本心经的厚度,同时也在书写出最美家庭的“教育心法”。
2015年的美好愿望:保持身体健康,不加重儿女负担,也希望孩子们一切顺利。(王宇静 许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