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台人才网!
为抗战献身的县委书记齐德夫
2015-06-23 09:43:53 阅读量:1116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再次前往和合文化园后边东北角的一道山梁上,看望长眠在此的抗战初期时中共天台县委书记齐德夫先生。

  齐德夫先生的墓地十分简洁,一片橘子林地的尽头,立着非常普通的一块石板,石板高约1.5米、宽约0.8米,刻有“中国共产党员齐德夫同志暨妻李宝玉之墓”等字。墓碑(石板)是1966年3月由其两个女儿重立的。可以想象,齐德夫去世后至1966年期间,坟地很可能是没有墓碑的,估计坟面就是个石头堆。

  革命前辈齐德夫(1904—1938)是城关五关里人,青少年时曾接受过小学和中学教育。中学毕业后,因生计所迫,到小学教书。1927年受大革命浪潮影响,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思想,1928年初,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的齐德夫,受组织委派,仍在城乡几所小学里教书,以此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谨慎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桐柏暴动失败后,齐德夫在白色恐怖下坚持地下斗争,1932年6月,中共天台县委重组,齐德夫任书记。到年底,因国民党反动派猖狂捕杀共产党人,齐德夫遭通缉,被迫离开天台,隐蔽到上海继续为党工作。

  西安事变后,国共再度合作,结成统一战线共同抗日,齐德夫回到天台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37年12月,中共天台县工作委员会成立,齐德夫任书记。1938年5月,正式成立中共天台县委,齐德夫仍为书记。

  抗战初期,天台的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一是因为统一战线方针;二是中共天台县委的努力工作;三是开明县长梁济康任职需要共产党人的支持和帮助。

  齐德夫重新担任中共天台县委书记后,积极开展有利于抗日救亡的各项工作,主动利用担任国民政府天台县抗日战时政治工作队(政工队)干事长之职,扶持和领导进步青年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民众救国团”,安排许多有觉悟的青年到政工队工作,使早期的政工队成为我党宣传抗日主张的一个公开活动的团体。

  1937年秋,天台县第一次大规模征集抗日兵员,县政府决定把正在集训的甲长如数送抵兵役,引起全县骚动,梁济康束手无策,找齐德夫商量。齐德夫亲自带人多次下乡调查,找出青壮年不愿当兵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失去劳力后,家属的生产生活都会无着落成问题。对此,他们商量出妥善的解决办法,在农村成立“农民互助会”帮助军属种田种地,解决生产问题,县里出台《天台兵役法条例》,从政治上、经济上优待军人家属。如此一来,解除了军人军属的后顾之忧,青壮年争相当兵抗日打鬼子。1939年秋,根据抗战需要,天台第二次大规模征兵,原计划招收1300人,因为仍执行齐德夫等人制定的政策,报名人数达1700余人,最后挑选1353人组成天台抗日志愿兵团奔赴前线。天台县成为全省的抗日征兵工作模范县。

  齐德夫还经常带领党团骨干到天台东区开展工作,建立东区区委和各村党支部,并经县长梁济康批准,在东区成立“天台县港南乡抗日义勇军大队”,为党建立了一支抗日武装力量。

  齐德夫领导的中共天台县委,还在全县各地建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引导进步青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队员发展至800多人,为天台县抗战时期的各项需要,发挥积极作用。

  1938年10月,日寇攻势猛烈,占领徐州后又夹击武汉,齐德夫亲自到距城关25公里的东乡横头戴部署保卫武汉的宣传工作。23日深夜,接到县政府通知,要他参加次日上午召开的紧急会议,齐德夫当即起身步行回城,拂晓抵城到家,在家中喝了两碗冷粥后就去参加会议。因辛劳过度加可能食物中毒,在会议中,就头昏并腹痛如绞,因无力支撑只得请假,回家后就卧床不起。那时县里没有正规医院,也很少有西医西药,医生就是郎中用草药给人治病。家人请来一郎中,看病服下一帖大散的中药后,药不对症,病情反而立刻恶化。再另请医生诊治,已是回天无力,煎好药,病人却是不能下咽了。1938年10月26日凌晨2时,齐德夫与世长辞,年仅35岁。

  齐德夫先生短暂的一生,却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两度担任中共天台县委书记,为天台县的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为天台县的抗日救国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永远值得后人怀念。

  (奚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