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台人才网!
苍山产业集聚区: 崛起的“东部产业新城”
2015-06-16 09:24:39 阅读量:2788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2014年12月29日,苍山产业集聚区开工仪式举行。

  一期试验区块机械通道施工中。

  水保方案编制地形踏勘。

  - 本报记者 方彬冰

  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从坦头镇五百岙进去,远远看见一片荒山荒坡,到处杂草杂木丛生,坦头三合两镇干部群众正在砍伐地界、丈量土地。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我县产业东进的主平台——苍山产业集聚区,一座“东部产业新城”正在崛起。

  规划建设之初,结合全县产业优势和发展实际,苍山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方向为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定位为浙江省低丘缓坡建设示范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态产业园,特色鲜明、高品质的现代产业新城,最终打造一艘能够拉动我县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产业集聚航母。

  立足地形搭建产业集聚平台

  苍山产业集聚区开发从2013年6月开始全面启动,是县委、县政府实现天台跨越发展,实施“小县大城”、“产业东进”战略的重大决策。

  集聚区总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位于坦头镇南面、三合镇西侧,范围北起上三高速公路,南至苍南溪,东至上三高速洋头出口,西至苍山倒溪,交通十分便捷。104国道、60省道、上三高速从周边经过,距中心城区车程不足10分钟。该工程建设计划分三期实施:一期为2013-2016年,位于坦头镇岩下、溪南村和三合镇上山村范围,开发建设3300亩,其中启动区块(主要为国土资源部试点范围)面积为2200亩,涉及到坦头和三合两镇8个行政村;二期为2017-2020年,开发建设4300亩,313省道以东的区块。主要功能是仓储、物流和安置用地;三期为2021-2030年,开发建设5400亩。

  苍山产业集聚区立足天台,主动接轨长三角,以承接、创新、合作为主旨,以城乡统筹建设、区域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越、经济社会和谐为目标,将逐步成为浙江省示范的创新型产业新区。

  区域联动

  建成生态产业园

  苍山产业集聚区规划的总体结构呈现“两心两轴三区”,区域联动,产城一体,以产业生产为主,与城市居住功能相结合,通过完善生产生活服务业,并充分利用工业集聚区内河网、道路绿化带及护坡绿地组织区内网状绿地系统,使周边自然景观渗透进入集聚区内部,并与集聚区内的景观有机融合,建成宜居宜业的生态产业园,打造成为未来平衡和吸引人口的产业新城。

  集聚区以引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导向,建成之后将形成汽车用品制造、电器机械制造、绿色节能、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绿色橡胶制造、现代物流和综合服务八大功能产业区,涵盖六大产业片区。

  协调合作

  推进建设进程

  2013年6月3日下午,在一阵敲锣打鼓声中,苍山产业集聚区指挥部挂牌仪式在坦头镇岩下村办公大楼前拉开了帷幕。在当日的工作动员会上,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围绕批准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调整、313省道初步设计批准并列入省重点项目预安排名单、批准一期建设区内林地占用许可、一期建设区试点区块土地报批供应并平整场地等集聚区2013年工作计划展开交流与讨论,为推动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没有鲜花、拱门,没有彩旗、红毯,仪式虽简氛围却浓。2014年12月29日,沐浴着春风暖阳,苍山产业集聚区开工仪式如期举行。从今年3月开始,坦头和三合两镇全面部署土地丈量工作,目前已完成丈量1040亩,坟墓迁移公告也已张贴。

  引入的项目会不会造成污染?苍山产业集聚区建设初期,涉及村的老百姓有诸多顾虑,工作开展颇不顺。然而,随着坦头、三合两镇认真调查摸底和宣传发动,耐心细致地做群众思想工作,广大村民逐渐认识到建设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并最终得到了大家支持。2013年10月,所有村都完成了相关协议签订。

  为了保证项目如期开工,集聚区规划编制、土地报批和相关评估工作进展迅速。目前已完成概念性总规、一期可研、一期控规、水保、环评等17项工作。同时,完成农转用报批1715亩,林地报批1736亩。一期一标采取PPP融资模式,也是台州市第一个PPP项目,目前已签订合同,成立了合营公司。

  随着各项工作快速有序推进,下阶段,集聚区建设指挥部及坦头、三合两镇的工作人员将全力进行扫尾工作,争取尽快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苍山产业集聚区是我县提升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和聚集发展后劲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会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落实好项目推进责任制,充分发挥协调、服务职能,全力以赴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因势而为、快马加鞭推进项目建设,施工单位会精心组织,注重质量,加快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苍山产业集聚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陈邦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