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也许你不知道,有一个家庭正在承受灾难性的打击。
家住天台始丰街道官塘下村的许珊珊,今年31岁。去年九月底因反复发热,在台州医院骨髓穿刺后确诊为“白血病”。很快,她被安排住进台州医院血液科的层流病房,开始接受化疗。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她不能再像以往一样上班、赚钱、照顾家庭。其次,她要承受来自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这场病让她的生活跌入谷底。
珊珊确诊为“白血病”之后,每半个月要接受一次化疗,化疗时剧烈呕吐、持续的血小板下跌以及血小板下跌后反复发生出血的并发症,这几乎要了珊珊的命。就在前几天,珊珊在化疗期间牙龈大出血,血大口大口从珊珊口里吐出来,止血药的剂量比一般患者大一倍还止不住。正常的血小板在10万——30万之间,珊珊的血小板跌至2000,生命危在旦夕。珊珊的血型是“O”型RH阴性血,这种血型据统计在汉族人群中仅占千分之三,俗称“熊猫血”,这血型的血小板极其紧缺,没有血小板很难让血液凝聚。每一次大出血,求生的欲望使珊珊打起精神四处求救。
“我又出血止不住,帮我找找血小板吧。”这是珊珊最近一次向昔日同事发出的求救电话。
除了血小板,钱也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每半个月一次的化疗费用是一个沉重的压力,到目前为止化疗最高的一次费用达8.1万元,最低也在4万元左右。这让原本条件就不好的家庭不堪重负。珊珊的老公是一名电焊工,珊珊生病后,他因为要照顾珊珊不能去工作,他不能工作就没有收入。珊珊原本是县人民医院的护理员,属临时工,生病请假后,珊珊一个月的收入只有一千元多一点,这是她们家唯一的收入。珊珊巨额的化疗费用无疑让这个家庭举步维艰。医院的同事已经为珊珊进行两轮捐款,她的朋友、同学都在为珊珊尽自己的一点力,但对治疗白血病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
据了解,治疗“白血病”唯一有希望治愈的办法是骨髓移植。但骨髓移植有很多苛刻的条件,比如配型能否成功、有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自己身体素质状况等等。
如果因为没有钱就放弃治疗,那珊珊的人生马上就到尽头,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更何况,珊珊的两个孩子才读小学,他们不能没有妈妈。希望大家尽自己的力量给珊珊一点帮助,让她的人生之路走得更久一点,让她有更多的时间等待合适的骨髓,让她能陪伴着她的孩子直到他们长大。
(李兆葵 袁冬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