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山如何合时而动?传统文化如何展示魅力?历史价值如何重新架构?我县在思考中将天台山文化推向了时代最前沿。
初夏,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国文化院、省社科院、省社科联、市委宣传部主办,县委县政府承办的天台山文化当代价值研讨会暨天台山中华文化论坛预筹会议在我县召开,来自海峡两岸130多位著名学者参加会议。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专门发来贺信,提议设立“天台山中华文化论坛”,作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与世界学界沟通的国际平台。
文脉新枝,春色喜人。古老的天台山,突破以往就天台山文化论天台山文化的思维习惯,跨越了文化研究“三重门”。一张缓缓舒展的新时期天台山文化画卷,正在吸引全社会关注的目光。
转移关注点:转向探讨传统文化的当代性
与天台人交谈,聊着聊着便会聊到文化上,似乎谁都能够说出几个“一二三”来。2000多年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了当代天台人无比的文化自豪感。
研讨天台山文化,自然少不了许尚枢的身影。老先生今年76岁高龄,是典型的“天台通”。找到先生,就等于是找到了一条通往天台山文化宝藏的捷径。
在“深耕”天台山文化的历程中,许尚枢成为我县受人敬重的学者。他穷究天台山文化的历史渊源、特色,编著了50多本书籍。重乡情的许尚枢说:“做这些工作,就是希望它对提高天台美誉度,宣传旅游文化有所裨益。”这是天台文化人共同的赤子本色。
然而,从去年开始,许尚枢更多在天台山文化当代价值上着墨。这并非个例,而是我县学者集体迸发出来的文化使命与担当。
对天台山文化的“和合”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格外推崇。他在主政浙江省期间,把天台山文化中的“和合”理念看作是我们祖先所创造的无与伦比的文化精髓之一。这使众多痴迷于浩瀚的天台山文化探索的学者感受到了力量源泉。
解好文化传承发展“方程式”,答好文化当代价值“新命题”。我县高举文化大旗,开启了天台山文化复兴大幕。
“天台山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深厚的理论和哲学积淀,这同普通的民间信仰形成鲜明对比,它的当代价值更容易被发掘,更适用于服务国家大战略。”全县上下对此凝聚了共识。
这一观点得到了来自海峡两岸200多位著名学者的认同。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说:“此次研讨会站得高、看得远,充分体现了‘新视野、新观点、新成果’的当代价值特点”。
转换契合点:转向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当涉及数十个国家的“一带一路”列车启航后,我县学者发现,不同文化宗教信仰之间的冲撞现象无可避免。除了经济利益,有无更好的良方来服务国家大战略呢?他们认为,天台山文化或为破题的一剂“良药”。
在我县学者看来,天台山文化最大的特色是儒释道三教互融共生、传承不绝,绵绵千载。自有文献记载以来,世界不同信仰、不同宗教、不同教派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惟有中国从未出现过因信仰而兵戎相见、生灵涂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而天台山正是这一世界罕见现象的缩影。
历史虽已远逝,但可镜鉴未来。
基于这一认识,去年7月,我县启动了天台山文化当代价值研讨会筹办工作。在这期间,县委书记李志坚带队两次赴京汇报工作。
许嘉璐对举办天台山文化当代价值研讨会高度褒扬,充分肯定了天台把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作为研讨会主题这一角度的把握,认为此举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契合,表示全力予以支持。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对研讨会高度重视,他说:“萃取天台山文化内蕴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阐扬其现代意义,将有助于为弘扬中华文化注入源头活水,推动传统文化资源汇成强劲的文化力量。”(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张兵表示,研讨会将有助于天台山文化与国家大战略同频共振,以“文化认同”助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以“文化融合”护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不断提升国家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作出新的贡献。
转化共鸣点:转向为实现“中国梦”探路
最近,我县举办了一场“和合圆融·天台清音”音乐会,耳目一新的佛道音乐表演赢得宾客满堂喝彩。早在4年前,北京国家大剧院曾“放下身段”,接纳了由我县一民间业余民乐团专场演出的佛道音乐。
从古至今,天台山文化一直是如此炫丽夺目,令人产生共鸣。
而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在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天台山第一次完整意义上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合理吸收,诞生了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并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等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一对外文化传播之路,竟与“一带一路”战略中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异常吻合。
许嘉璐先生殷殷期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天台山文化理应被‘唤醒’并使之服务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近年来,天台山文化的建设迈开大步,我县“小县大城”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心灵瑜珈园”的目标,“两岸三地”佛教天台宗交流大会、道教南宗文化周、寒山子暨和合文化国际研讨会等文化盛典相继举办,提升了天台山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浙江佛学院天台宗学院和浙江道教学院同在天台挂牌成立,在国内县域绝无仅有。
在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台湾慈济大学教授林安梧、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等专家学者,分别从“尚和合的时代价值”、“儒佛道三教对21世纪的贡献”等角度,进行了主题发言。
对于天台山文化,专家学者们产生了新的共鸣。大家认为,天台山文化和合圆融的精神内核能为中华文化的多重融合作出贡献,能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民心相通”、“经济相通”作贡献,并能为实现“中国梦”尽文化名山之责。
县委书记李志坚说:“这次以研究探讨天台山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主题的研讨会,是天台山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他满怀信心地表示,天台山文化一定会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点的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