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天上午,县四套班子领导会议在行政中心召开,主题是传达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县委书记徐鸣华在会上再次强调,我们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整合政府资源,这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
自从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并影响实体经济以来,如何携手帮助企业渡难关,就成为了全县党政机关以及广大普通党员干部的工作“中心”与“主题”。
转型促提升 发展赢先机
都说“危”中见“机”,虽说是遇到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但也不失为是一次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县委书记徐鸣华说:“面对当前形势,提升是政府转型服务的第一选择,我们提倡企业转型提升,我们的服务更要转型提升。”
创新也恰恰成为我县企业转型升级、拓展生存空间的新途径。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县科技局强化服务,主动帮助银轮公司、天新药业、金字机械等企业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去年以来,我县新增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数居全市首位。同时,县财政地税局迅速兑现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为企业减负,使全县企业享受到1亿多元的免费大餐,更使他们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浙江金字机械有限公司更在技改上尝到了甜头。前两年,该公司投入技改和研发资金3000多万元,在去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该公司部分传统产品的销量有所下降,但产品总销量和企业利润仍实现了50%以上的增长。公司老总陈以浙说:“是县委、县政府以及工业主管部门引导有方,我们公司主要靠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带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也正因为如此,才保持了强劲而持续的生命力。”今年,该公司决定拿出5000多万元用于技改投入和新产品的研发。而今年4月下旬举行的广交会,金字机械更是打了一场漂亮仗,订单如雪片一样飞来,现在该公司是加班加点“连轴转”,预计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0%,可突破亿元大关。
而喜讯远不止金字机械。在有关部门提升服务,抢进度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下,天铁实业公司顺利与德国卡棱贝格公司签订初步协议,达成了关于高速铁路减震减噪的合作意向,协议投资3亿元。浙江天成座椅有限公司与现代汽车指定供应商、拥有35年卡车座椅生产历史的韩国利原公司,在上海签署了《气囊减震座椅技术转让协议》,为天成公司提升产品档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项目投产后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5200万元,新增利税800万元……
融资难、销售难、经营难、投资难、用工难……金融危机以来,一系列的难也真是难坏了全县的各大企业。困境中如何求得突破,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求变,从深入调研开始,服务求变开始,为企业“送暖御寒”。一个以“沟通、变通、直通、精通”为主题的“四通工作法”,首先打开了困局。在今年3月份的县两会中,成为了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并提议这样一个好办法,应成为全县各项工作的长效机制。
如何解决企业用地不足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县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土地本来就是一种稀缺资源,随着企业的飞速发展,用地难已是一个突出问题。县委、县政府适时求变,提出了“开发中低缓坡”的思路,并形成规划,在不影响耕地的基础上,使得闲置的低山缓坡又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利用。同时,通过倡导“亩产论英雄”,综合运用技改贴息、科技三项经费等扶持资金和政策性资源,企业加大了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力度。
县人大代表、浙江明珠工艺品有限公司老总徐世虎就非常高兴地说:“县经贸局对标准厂房建设进行补贴的举措非常好,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原本老厂房一改造一利用,不但没新增用地,反而提高了效益。”
为了突破困局,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我县切实推进了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工业节水节电等行动。通过这些行动,县里把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项目排除掉,并通过有关的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为此,我县关停、淘汰一批工艺落后、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和产品,对企业研制新工艺、引进新设备、开发新产品给予更大的扶持。
在近阶段的调研活动中,我县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努力破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做到服务发展有新成绩,促进和谐有新成效,形成了符合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近期,各有关单位共出台各类帮扶措施102条,为企业解决问题264个。
服务零距离 全力提信心
5月12日上午,短短两三个小时,记者就从天台县企业工作指导员办公室拿到了一份企业指导员报名情况表格,已有8人“捷足先登”。“他们可能是事先知道了‘风声’,相对比较积极。估计不用几天,这名额肯定得超额。”县经贸局综合科的王林欢是负责此事报名工作的联系人,谈起他们的积极性,他如此打趣:“你不知道,企业更积极,早上已有30多家企业报名需求指导员,他们是求贤若渴啊!”为什么企业有如此强烈的需求,是因为企业早在各级政府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零距离服务”中尝到了甜头。
当天下午,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名积极报名的指导员叶建政,没想到的是,当天他已到对接的浙江明丰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走马上任,正在往杭州出差的路上。作为县安监局的党组成员,叶建政相当坦诚地说:“金融危机来了,企业也确实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想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自今年3月份,我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广大党员干部更是掀起了“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热潮。我县相关负责人说:“要下企业、下基层深入调研,宣传落实各种政府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在此项活动中,县国税局的陈学夫和同事一起来到昌明公司,送去了新出台的技术开发费用扣除管理办法。别小看了这一个办法,该公司领导说:“单凭技术开发费用和高新技术企业税两项优惠政策就节省了225万元。”
“零距离服务”更讲求的是贴心,为企业减轻负担,提振发展信心,县财政地税局以“科学理财建生态、改革创新促提高、财税文化树形象”为实践载体,在全系统开展了企业减负“春雨”行动。3月份,该局会同县人劳社保局对企业保险费比例实行临时性下浮集中减征,减轻企业和参保人员缴费负担1100万元,惠及全县1400多家企业;在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拨付及职工社保待遇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把用人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从17%下降至14%,今年预计可为企业减少缴费1400万元。
我县各级领导也深入所联系的企业,通过开展送信心、送资金、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送温暖等“六送”活动,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全县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深入基层,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县发改局着力从减轻群众和企业负担上下功夫,对112项收费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县工商局开展“百名干部联百家民企‘学送帮促’”行动,到企业找问题、解难题……确保了当前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