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台人才网!
在创出区域特色中增“乐”
2009-05-13 14:07:40 阅读量:235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当前,农家乐在我县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各乡镇农户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但单纯的依靠自我发展,仍让这个行业的弊端不时隐现。
 有特色才有魅力,有魅力才有吸引力。

   经营上有特色吗?好像并不明显。在我县的农家乐当中,农味不足已是主要的问题。房子搞得跟城市里一样,吃的东西不少是从城里菜市场买的原料,餐桌用的也是圆桌加转盘,农家乐的从业人员也没有了我们期望中的“村妇”、“村姑”形象……现代人在经历了最初对农家乐因新奇而趋之若鹜的阶段后,开始对这一休闲形态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显然,我县的大多数农家乐经营者忽视了最恬淡最闲适的农家风情这一特色,盲目地向城市看齐,致使农家乐成了城市元素的乡村化复制。


 

   县政协主席杨廉素曾任台州市旅游局局长,对农家乐他有独到的见解与认识。杨廉素说:“农家乐应该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体验农业、农民、农村的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的过程。”并强调,农家乐必须要姓“农”。——这其实也就是农家乐有别于普通旅游、娱乐的地方,显然,这就是农家乐的特色之所在。


 

   这种特色,来自于差异,来自于细节。业内人士认为,体现在“住”上,它应该尽可能把江南民居特色和天台古民居的一些特征要素嫁接到农家乐建筑上,特别是门、窗、檐头、屋顶等显而易见的地方要体现民居特点,建设部门要对农家乐经营户的建筑风格进行控制和引导,帮助经营户测算目前这种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成本和具有天台古民居特色的建筑成本,引导经营户建设有天台特色的民居,这样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坚持和累积,具有天台特色的建筑就会自然形成;体现在“吃”上,天台有饺饼筒、扁食、糯米圆等风味小吃;在餐桌的选择上,应尽量使用农村的八仙桌、四尺凳,而不是大圆桌加转盘。以及从业人员的服饰等等,都应该体现天台的特色、当地的风情,让农家乐做到“土得洋”,而不是“洋得土”。


 

   农家乐最不可丢的就是“农”的环境、“家”的氛围,盲目跟风、弃土从洋,把原始质朴的村寨风貌搞成现代化的酒楼客栈,就会失去原本的“真”和“美”。城市人体验农家乐,最主要的是为了感受农村质朴自然的乡村风情。试想,为客人倒茶水的服务员是染着红指甲、穿着高跟鞋的,吃的是雕着花样、味道与城里饭店一样的菜肴,玩的是充斥在城里大街小巷、居民家中的麻将扑克,那还有什么新鲜感受?又怎么能做出特色吸引人?


 

   倘要问当前我县各地的农家乐有什么特色,相信连当地人也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县农办副主任金仁善说:“要使农家乐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做好全县农家乐发展规划、农家乐特色村发展规划和农家乐配套项目规划,逐步改变规模小、分布散、层次低、特色不明显、发展无序的局面。”


 

   区域发展规划并不是件可有可无的东西。要深度挖掘区域农家乐的内涵,充分开发农业旅游、生活体验、绿色饮食、乡村度假等多样化功能,突出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


 

   石梁镇是全国知名的高山蔬菜基地,“赏天台田园风光,品高山绿色蔬菜”活动大有文章可做,适宜搞“高山田园基地休闲旅游”,让游客前来领略田园风光,体验田园生活,品尝绿色美食。雷峰乡、南屏乡等地有丰富的柑橘、杨梅、葡萄、枇杷、桃、梨、柿等水果资源,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亲手采摘果品,尽享山野气息。天台山是我国最早产茶地之一,茶文化历史悠久,是日本茶道的源头,适宜推出天台山云雾茶基地休闲旅游,可让游客在茶园里采茶、炒茶、品茶,观摩学习天台山茶道表演,并亲自体验。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能这样做足“特”字文章,游客自然“引得来、玩得爽、留得住”。


 目前,我县有关部门正着手区域特色农家乐调研工作,有计划在不同的区域按资源现状,建设层次不同的娱乐区,同时争取各区域的农家乐服务点在各个季节各有侧重,做到“春季赏花、夏季纳凉、秋季采摘、冬季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