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台人才网!
一双“修补”的巧手
2009-05-07 09:03:32 阅读量:391 来源:天台人才网 作者:天台人才网

对于修补
很是自信
  

        4月27日下午,记者到一家干洗店打听,哪个地方能修补皮夹克,一个刚在干洗店的顾客告诉记者,“杨帆”后面有一家。几经打听,记者在“杨帆”后面、“中心菜场”对面的弄堂口看到了“织补”两字,在一幢出租房的二楼,记者找到何爱平。

   眼前的何爱平四十出头,说起话来不紧不慢、不慌不忙,话语里还透着几分自信。听记者说要修补皮夹克,她说:“补皮夹克我很内行,补回去仍旧很软。”何爱平还打了个比方,补皮夹克就好比做手术,一针一针慢慢地缝回去,需要的针很细,都是28号、29号。可惜,当时店里没有修好的皮夹克,否则记者就能马上一睹“芳容”。


   何爱平说:“我能修补织补的东西多呢!”接着她一样接着一样如数家珍,这让记者也来了兴致。


   “如果你家网面的运动鞋断网了,可以拿到我这里织补。让你的鞋子提高使用率。”“真的吗?”记者表示怀疑,要知道一双品牌的运动鞋少则几百元,多则七八百元、上千元。有时候其他地方很好,不小心撕破了网面,到一般的鞋摊用鞋机修补回去,看上去痕迹也许会很明显。如果采用手工织补回去,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何爱平说,她们已经织补过一些鞋子了。


   记者第一次听到运动鞋的网面还能织补,相信很多家长也不知道运动鞋的网面还能织补。记者说:“运动鞋很受年轻人喜爱,而年轻人往往又爱脸面,如果鞋面有明显的伤痕,很多人都不会再穿,如果织补回去,那鞋的使用率确实提高了。”


   何爱平说,年轻人也喜欢穿牛仔裤,她们也能给牛仔裤修补,用工业平板缝纫机修补回去的牛仔裤效果还不错。不过,修补要尽早,当你感觉到要破的时候就修补,这样修补回去的痕迹让人不容易感觉。正在旁边修补的何苏君(何爱平的嫂嫂)说,这就是修补的牛仔裤。记者看了看,除了有点色差,其他感觉都不错。这几年,何苏君也学会何爱平的手艺,两人一起从事这项工作。正在那里的一位顾客说:“现在的牛仔裤由于‘水磨’不耐穿了,我女儿的牛仔裤腘部洗了两次就裂开了一条长长裂缝。在上面绣一朵花吧,这个位置怪怪的,用缝纫机补回去吧,女儿说不要穿了。丢了又太可惜,女儿就把裤脚干脆剪了,想改成短裤,可最终没有成功不得不放弃了。如果可以修补,这几百元一条的裤子,也能再穿了。”


   “以后如果需要修改服装,也可以到我这里来。”何爱平说。“对于修改服装,我也有名气,领子低了可以修改,肩宽了可以修改,不管是西装、时装还是休闲装都会修改。就是你的羊毛衫、羊绒衫太长了,也可以修补,我们会从中截取掉一节,然后重新修补回去。”因此,许多人由于自己胖了或者瘦了,衣服穿不了,找她修改,有些人由于款式小变动,也找她修改。 


   何爱平说:“从事修补、织补行业十多年,织补过的东西多呢?除了羊毛衫、羊绒衫、西服、T恤衫,我还给台球桌的桌面修补过呢!”她自信地说:“除了给服装绣花外,服装其他方面有疑难的问题,我基本上都能解决。许多顾客都说我们全能了,样样都能修补。”何苏君笑着说:“有个邻居同我们开玩笑,你们样样都能动‘手术’修补,这样下去,‘接生’也能自己做了。”


   有一次,一位顾客送来一件貂皮大衣需要修补,这件貂皮大衣花了1万多元,顾客由于到朋友家串门,被狗咬了一个洞,这么值钱又高贵的衣服,就这样不能穿了,顾客心里100个不愿意,结果何爱平在衣服的里面取出一块皮,干脆两边都贴了一小块,就像衣服本来设计师就在这里安排了装饰。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一位来自平镇的顾客送来了一条李宁牌运动裤,裤腿上撕开了大约一个公分的“7”字。顾客说,这条运动裤是她女儿的,如果用缝纫机随便修补回去,女儿肯定不会穿了,希望织补回去。可是,何爱平说这运动裤太细密了,布丝抽不出来不能织补,顾客有点失望,记者也对何爱平的服装“疑难”问题基本能够解决感到怀疑,不想何爱平仍然有办法,还是接了这笔生意,工钿10元,明天上午交货。

   何爱平多年从事这种行业,除了我县的城区许多人到她店里修补、织补,有些三门人也专门找她,我们天台人在上海做生意,衣服需要织补或者修补还特地带到她这里呢。

一双巧手
        无师自通
 上世纪80年代,裁缝店是个旺盛的行业,那时人们还没有服装品牌意识,“好裁缝”就是爱衣者的品牌。服装方面有天赋的何爱平,也加入了这个行业,跟从一位裁缝师傅学艺。在没有学艺之前,何爱平通过书本就能自己做裤做连衣裙。到了师傅那里,手巧的何爱平没像其他学徒一样,师傅没有循规蹈矩,而是直接叫她给中山装贴袋,不久,她就是师傅的得意弟子。做了几年裁缝的何爱平,后来同丈夫一起到外地做生意,等到儿子8岁那年要上小学的时候回到天台。也就是那一年,陪同儿子的何爱平开始在工人西路摆摊,专门给人改衣服、换拉链、缝“贴边”。她说:“当时城区很少有人做这种行业,我也是在宁波做生意的时候发现这种行业。”之后,何爱平把店租到工人西路,随后生意也越来越好,连续三四年,何爱平几乎都要开“夜车”。顾客的增多,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在很多人的嘴里,“杨帆后面”就是她的店名。何爱平说,她租到工人西路的时候,比杨帆开业还早几个月,那时的工人西路并不热闹。三年之后,我县的这种行业开始兴起来。

   提起从事织补,何爱平说是因为一位顾客的需求。有一次,一位顾客送来一条西裤要求织补,可何爱平从来没有织补过,当时连固定面料的绷圈都没有。不过,在顾客的要求下,何爱平还是答应了,手巧的她经过一番织补后,想不到顾客还是很满意。从此,何爱平就开始做织补的生意。


        至于开始修补羊毛衫、羊绒衫是缘于她自己的衣服破了,送到一家店修补后发现不满意,就自己拆了重新修补,结果比那家店修补得还好,自然,何爱平也有了修补羊毛衫、羊绒衫的信心了。何爱平说自己10多岁就开始打毛衣,打起毛衣来也又好又快。对于修补、织补的东西,有些地方都是相似的,心灵手巧的何爱平就这样无师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