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3点,记者打电话给唐兴旅行社总经理许玲强,电话接通后没说上几句话就断了。再次拨通电话后,许玲强说:“实在对不起,我在下北山的车上,这里信号不是很好。”“这段时间生意还好吧?”记者问。电话的那头,许经理显得十分无奈:“生意是好,但导游人数不够,有生意也做不成,今天我还自己出来带团呢。”堂堂一个旅行社经理,却还要亲自做导游,这经理当得也未免太辛苦了。
当天下午4点,唐兴旅行社副经理傅相标刚带完一个团,一身疲惫回到办公室,还没有来得及歇上一口气,又要忙着处理旅行社的各项事务。傅相标说:“公司里虽然有10个专职导游,16个兼职导游,但还是忙不过来。从正月开始到现在,我只休息了3天。”记者在电话采访隋梅旅行社时,该旅行社的茅经理说:“导游十分紧缺,旅行社里除了我一个人‘守摊’外,其他人都出去了。”
导游待遇低 流失现象严重
按理说,我县每年经过各种培训机构培训出来的导游数量不在少数,但为什么导游数量还是不够呢?“待遇太低了,忙的时候累死,闲的时候饿死,不转行就是等死。”小杨毕业于某正规专科学院,学的是导游专业,可以算得上是正规军。她在我县某旅行社做了1年多时间后,就考上公务员转行了。她说:“导游带团一天到晚在外边走,才挣四五十元钱,劳动强度不比农民工低,拿的钱却少得很。”像小杨这样转行的导游不在少数,许多导游做了几年后,或是结婚生孩子,或是考公务员,有的另找工作谋生,而留下的导游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遭到游客投诉。
导游待遇跟不上,旅行社也有自己的无奈,唐兴旅行社的许经理说:“由于竞争激烈,旅行社做地接(接待外来团队)是亏钱的,我们只能通过组团(组团到外地旅游)养地接。现在各家旅行社的生存都很困难,更别说提高导游的待遇。许多导游做了几年后有一定经验了,正要派上大用场时却跑了,就是因为待遇差,社会地位低。新来的又太嫩,连讲话都讲不好,游客能满意吗?”
对于导游的流失,我县导游培训中心主任李建国心中十分心痛。“导游是旅游的灵魂,对于宣传旅游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导游的水平、数量,直接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旅游实力。我县有60多名国导,40多名省导,我县有11家旅行社,平均下来每家旅行社能分到几个?何况这群人当中许多人已经转行。可以说,我县11家旅行社加起来,才抵得上一家外地旅行社的实力。”李建国说:“第一是导游的生源问题,天台山文化博大精深,本身素质就低的人培养成导游,是讲不好天台山的。第二是待遇问题,导游的收入没有保障,社会地位低,只够得上吃饭,谁还愿意做导游?第三是男导游少,现在人们都喜欢漂亮的女导游,可女导游的‘使用寿命’低,没过几年就要结婚生子,于是一个个转行从事其他职业了。”
我县导游队伍实力不强,这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要重视导游这一群体,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政府加大投入,合理引导,营造优秀导游成长环境;成立导游协会,让导游有一个家。